返回第 15 章(第1/4页)  把话说到心窝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这产品,一方面内服调理,一方面外搽保养??” 你说,他这番话,是不是神乎其技?由屁股一下子就能跳到脸上,到头来则是要你掏钱买他的东西。  这就叫“三句不离本行”啊!

    小心“顾左右而言他"的人

    看来“转移焦点”真是好处多多,但是你也要知道,这技巧如果用得不好,效果就恰恰相反了。 假使你是个职员,今天老板问你话,你一碰上自己不爱听的,或“心里有病”的,就转移焦点,把话题带开,除非你的技巧高极了,否则必定会引起长官不高兴,觉得你说话不诚恳、不干脆,或是“顾左右而言他”。 更糟糕的情况是,许多“转移焦点”的人,不懂得“顺理成章”、“顺水推舟”,用相关的东西,把

    焦点在不知不觉间带开。 他们愈是心里有亏,愈是急,愈可能用“抢话”的方法转移话题。 譬如老板问他:“昨天的账整理好了吗?” 他明明没理好,却不正面答,反而转移焦点,说:“噢!对了!李总今天到公司来,那时您不在。” 请问,如果你是老板,你会被他这句话,就转移焦点,不再问他账的事了吗? 只怕你更得问。而且愈是发现职员如此,你愈要小心他有短,愈要详加盘查,免得出大纰漏。

    不能转移焦点的东西

    “转移焦点”不是处处可用。邻入问你“好大的烟,你家烧焦了东西吗?”母亲问你“垃圾车都走了,垃圾倒了吗?”太太问你: “怎么夜里两点才回来,野到哪里去了?”丈夫问你:“我饿死了,饭做好了吗?”

    如果你明明烧焦了东西、忘了倒垃圾、出去打了“野食”、麻将搓到没烧晚饭。 你能用转移焦点的方式回答吗? 你那样做,只可能产生反效果。

    可以偷天换日,不能颠倒是非

    转移焦点,通常用在不需要立刻得到答案的事情上,或是当你可以”用转移的目标,替代部分答案”的时候。 让我们回头想想《老龙翻船》的故事。 当老龙问小朱父亲在哪儿高就的时候。 小朱说他老爸原来是公务员,现在已经退休了,又说人在美国,喜欢书法和收藏。这些答案差不多已经可以满足老龙,接着他又把话题带开到老龙的收藏。老龙自然可能不再追问。 此外,当老龙问他学历的时候,他说了一大堆,由大学讲起,最后讲:-----然后修电脑硕士,所以

    回国之后,到电脑公司上班。” 他确实没说修到了学位,但是他用了语法上的技巧,换作你是老龙,你又会怀疑他没修到硕士学位吗? 最后,当龙妈妈问小朱: ”你妈也常给你们做饭吃吗”的时候。 小朱说: ”不!只有我小时候,她常做。”接着把焦点带开:“我娘做的都是北方菜。”再进一步带开:“没您做得这么细致。” 换作你是龙妈妈,你会想到小朱的父母早离婚了吗? 最重要的是 小朱从头到尾,没有撒半个谎。 一个会说话的入,绝不是靠撒谎逃避的人,他可以不说话,要说就是真话。他可以技巧地把话题带开,以避免尴尬的场面,但绝不能显示“闪烁其辞”,或言不由衷的样子。

    想借钱吗?先看看他老伴在不在; 想接吻吗?先看看四周有没有人。

    第二十二章 落井下石

    虽然只是中度台风,却带来台湾四百年来最大的雨量,北部几个城市全淹了。 憋了一整夜,听楼下人家大呼小叫,原来的巷道成了小河,河上漂着桌子椅子、猫啊狗啊!还有橡皮救生艇隔一阵就砰砰砰地开过。 早上十点,水总算退得差不多了,小陈换上短裤,又穿上雨靴下楼,推了半天,推不开门,再使尽力气撞,才把门撞出个小缝,原来外面积了一尺多的稀泥。 楼下的邻居正清理呢,把屋里的东西一样样往

    外扔,差点打到小陈。 “拜托!”小陈叫了一声:“小心点!” “噢!”邻居瞪他一眼:“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