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3 章(第1/4页)  蚁族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的昆虫中,是最聪明的物种。蚂蚁的高智商能用来描绘该群体所具有的"高知"、"受过高等教育"等特点。其次,蚂蚁属群居动物,一个蚁穴里常常有成千上万只蚂蚁,这也与该群体在物理状态下呈现出聚居生活的特征相吻合。此外,蚂蚁很弱小,但若不给予其足够的重视,蚂蚁也会造成严重的灾害(如蚁灾),因此有人称蚂蚁为"弱小的强者"。蚂蚁这些特点与该群体弱势、低收入、不被人关注,易引发诸多社会问题等方面极为相似。

    此外,蚂蚁还有许多容易被我们忽视的优点,而恰恰是这些优点,与这个群体有着高度的相似xìng。比如蚂蚁永不言弃的精神:如果我们试图挡住一只蚂蚁的去路,它会立刻寻找另一条路,要么翻过或钻过障碍物,要么绕道而行。还比如蚂蚁所具有的期待情怀:整个冬天蚂蚁都憧憬着夏天。在严冬中,蚂蚁们时刻提醒自己严寒就要过去了,温暖舒适的日子很快就会到来。即便是少有的冬日暖阳也会吸引蚂蚁们倾巢而出,在阳光下活动活动筋骨。一旦寒流袭来,它们立刻躲回温暖的巢穴等待下一个艳阳天的召唤。此外蚂蚁还有勤勤恳恳、全力以赴的工作态度等。这些特点,都是"大学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的真实写照。

    综合以上因素,我们将这个群体定名为"蚁族",并根据该群体所处地域的不同,分别冠之以京蚁(北京)、沪蚁(上海)、江蚁(武汉)、秦蚁(西安)、穗蚁(广州)等称呼。

    第12节:"蚁族"全解基本概念(2)

    3.大学毕业生"聚居村"

    大学毕业生"聚居村",又称为"蚁域"。它并不是实际意义上的自然村行政单位,而是指一定行政辖区范围内出租屋相对集中,且房屋出租对象主要为刚毕业大学生的聚居区域。"聚居村"住宿条件简陋,已经形成了自给自足、自我封闭的低层级衍生经济圈。无照经营的小餐馆、小发廊、小作坊、小诊所、小网吧、chéng rén用品店和低档娱乐场所等各类经营门店大量集中且无序增加,入室盗窃、抢劫斗殴等刑事案件频发,生活状态堪忧。

    大学毕业生"聚居村"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社会问题,也是城市管理中不可回避的一个难点问题,小小的"聚居村"折shè出一幅中国大多数年轻人生存现状的结构图。

    4.校漂族

    "校漂族"是指那些已经毕业但为了考研或找到更加理想的工作(包括留在大城市)或害怕面对激烈的就业环境而继续留在母校或附近其他学校周围的大学毕业生群体。他们住在学校及其周围,在食堂就餐,到图书馆学习,去cāo场踢球,在学校上网,还经常到学校听课和各种讲座、参加考研培训以及学校举办的人才招聘活动等。学校的公共场所里几乎都可以看到他们的身影,他们俨然是高校中的一员,而事实上已经走上社会,与学校并无隶属关系,因此被称为"校漂族"。

    "校漂族"与"蚁族"有着本质的不同。首先,"校漂族"是以考研毕业生为主,日常消费多由父母供给;而"蚁族"则多以从事低收入工作为主,即便是考研,也大多是边工作边学习。其次,"校漂族"多散布于学校内和校园周边,居住方式很少呈现聚居形态;而"蚁族"则位于城乡结合部,一般远离高校,但jiāo通便利,居住方式呈现出"聚居村"状态。此外,"校漂族"最早出现在上世纪80年代末的大学毕业生"国家分配与双向选择"并行之时,此后便连年存在;而"蚁族"则是近年来在高校扩招和大学生就业难等大背景下,大城市中新近出现的身份地位群体。

    可见,"校漂族"和"蚁族"具有不同的行为特征和产生原因,不能作为同一个群体来加以描述和研究。

    第13节:产生原因(1)

    二 产生原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