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12 章(第2/4页)  蚁族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上学的时候还搞过乐团。他的床边放着两把吉他,效果器、音响设备,一应俱全。看得出,这是一个等待机会破茧而出的音乐青年。

    但他的工作是网络编辑,与音乐毫不相干。现在他只是偶尔和同伴聚一下,玩一玩。他曾经怀有美好的音乐梦想,但残酷的现实使他不得不低下头来为稻粱谋,将挚爱的音乐作为生活的调剂。

    平时只要有闲暇,他都会和爱好音乐的同道中人聚在一起。他们彼此间有共同语言,谈谈音乐,听听音乐,放松心情,娱乐一下。张彤是一个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体,他的生活总是在二者之间徘徊。他曾为音乐梦想努力过,在他看来,梦想与生活结合到一起才是真正快乐的人生。

    毕业之后,生活扑面而来,梦想流离失所。不过,他对目前的一切还比较乐观,认为目前的一切都是暂时的--生活一定会变好,那只是个时间问题。

    我一直想知道音乐对于他到底意味着什么,是曾经的梦想,是被现实打败的梦想吗?我问他,他只是无奈地说:爱好,爱好而已。

    当他说"生活会变好,只是时间问题"时,我能感觉到,他所说的美好生活,肯定有音乐在内吧。

    每个到这里居住的人都有不同的理由,他们或是怀着美好的梦想,或是带着父母的期望,或是仅仅为了证明自己不是孬种。

    这里生活差强人意,按照他们理想的标准,现在的岁月根本算不得生活,只能算是生存。他们,绝不仅仅是为了生存而留在北京。在生存之上,生活之下,他们身在异乡奋力打拼着。

    第55节:唐家岭的"保护费"(1)

    他用笔在纸上重重地写着:"我要坚强。"

    --题记

    2. 唐家岭的"保护费"

    沈 路

    清晨的北京安静祥和,路旁的灯光在晨雾中散shè,融化了平日的喧嚣。窗外的气温是-13℃,即使躲在车里,也能感受到窗外的凉气。我们三个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沉默着赶往唐家岭。

    廉思师兄专心看路,冯丹仔细查看着地图,而我则在摆弄三台照相机,检查着电池和储存卡。今天没有采访,没有调研,没有问卷,我们的任务是用相机记录下唐家岭这群年轻人真实生活的一天。

    车子正安静地向着唐家岭驶去,现在是2009年1月13日早上5:45。

    场景一:唐家岭的上班高峰期

    我们赶到唐家岭,此时已是早上六点半,远远就看到了公jiāo车站黑压压的人群。在前期调研中,有很多唐家岭的受访者向我们描绘了公jiāo车站早班车的恐怖。他们曾说,不看一看唐家岭人上班的场景,你们就不会真正了解唐家岭人的生活。在来的路上,我曾一次次想象这些拥挤的景象,但我们还是被拥挤的现场震惊了。

    一辆辆公jiāo车缓慢地朝车站驶来,那些等车的人有如潮水一般沿着公车行驶的方向挤去。人们用力敲打着车门,又喊又叫地看着司机,希望汽车停在自己身边。

    车子还未停稳,无数的年轻人便将车门团团围住;车门一开,人们立刻连冲带撞向车里涌去。靠近车门的人使出浑身力气只想再往前挪动一寸;中间的人一手弯曲着往前推,而另一只胳膊护在身后,杵着后面人的脖子,为自己挤出一点呼吸的余地;有的人嘴里还塞着早餐,一边咀嚼一边向人堆里蹭,以便寻找突破口;而身后还有许多人看着黑压压的人群望洋兴叹,对目前这趟车已经不抱太大希望。原本空空的车,瞬间已是人贴人,车里的每个人都变成了压缩饼干,叫嚷声乱成一片。车门处的人尽力抓住可能抓住的任何东西,以免一时大意被挤下车。

    在一旁拍照片的我看着这样的场景,直感叹自己以前所见到的挤公jiāo车的情景都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