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14 章(第4/4页)  蚁族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清晰地窥探到屋内的情形。

    在公共洗漱间内,我遇到了张鹏。他是一位瘦瘦小小的男生,看上去更像一个孩子。他得知我的来意,便带我们回他宿舍详谈。张鹏宿舍里的家具很简单:两个上下铺的床,一个小桌子,房间很小,但由于家具不多,所以不显得拥挤。同住的三位男生都很热情,有两位尚未起床,仍然积极地跟我们打招呼。jiāo谈中,我得知他们四个人中有三人毕业于同一个大学的同一个班,但是现在三个人的收入却有很大的差别。从调研工作的角度来看,他们三位是比较难得的样本,有助于研究同一起点样本的相关数据。上铺的孙宇一个月只有八百多块钱的工资,每天的工作量却非常大,也许应了"人穷志短"这句俗语,孙宇话很少,底气也不足。他对我们的调研表现出了极大兴趣,希望这次调研能够稍微改变一下他的生活现状。他觉得自己每个月八百块钱的收入符合自己的预期,但他希望以后的日子能逐渐好起来。

    当我问及他的家庭情况时,他苦笑道:"我家里有八个兄弟姐妹,爹娘务农,生活非常勉强。在这个城市里,我没钱没关系,自忖也不是人中龙凤,只好做个弱势群体了。"

    我问道:"在北京和家乡之间,你们为什么选择北京?"

    三个男生不屑地回答:"回家?我们家都是农村的,哪找工作去?"

    我这个问题仿佛问中了他们的心坎,他们开始抢着对刚才的回答进行补充:"农村提供的就业机会特别少。我们学的是保险专业,我现在做的是车损鉴定,北京的需求大。""家在农村,回农村能做什么?种地啊?"

    第67节:"马太效应"的真实触摸(4)

    "我们上的都是二流大学,无论是在北京还是在省城,这文凭都没有任何优势,不如破釜沉舟,在北京拼下去了!"

    访谈结束后,我起身告辞。他们千叮咛万嘱咐,若有什么兼职信息,一定和他们联系。孙宇甚至自信可以代替我来搞这个调研工作。很显然,他们不但视我为可以倾诉的对象,而且把我当作可以信赖的朋友。尽管他们的言谈中,并不觉得自己值得关注,他们固执地认为这次调研只不过是"文人学者"们无聊之余的游戏罢了。

    我应该用"感同身受"来形容我这两天的调研。我想象着将自己置于他们的位置来看待生活、思考人生。我将自己的联系方式留给他们每一个人,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