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癸亥回:十胜十败硝烟起(第2/3页)  大司马传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严明,这样对政令的统一性有着决定性的巩固作用,此乃治胜;

    所谓度者要表里如一,袁绍表面上善待臣子,体现了他宽宏大度的姿态,实际上他内心对臣子是十分猜忌的,这一点从他没有底线的将子侄摆在官职顶端就可以看出来;而曹操虽然也重视曹氏、夏侯氏这些宗亲,但是用人唯才的方针却与袁绍有着天壤之别,曹真、曹仁、曹休以及夏侯兄弟都是能征惯战、有勇有谋之辈,另外李典、乐进、于禁乃至刚刚收降的张辽、臧霸等人曹操皆委以重任,相比袁绍不切实际的高抬袁谭、袁尚、高干之流,终将会饱尝苦果,这也就是两者与军事精髓对比上的最大差距。

    所谓谋者需要当机立断来支撑,袁绍帐下众多谋士的想法很多,甚至有一些是很好的谋略,不过一旦遇到不同意见或者两派相争的时候他就会难以做出决定,等到他下定决心的时候往往时机已经错过了;而曹操在表面上不是很有利的情况下果断东征徐州,并且敢于出奇招致胜,获取了徐州的广大土地,对日后渗透青州、威胁袁绍右翼是十分有利的,此乃谋胜。”

    无独有偶的是,与此同时远在许都的郭嘉在曹操军议上刚刚与司马懿说出了几乎是相同的话,赢得了曹操极大程度上的欣赏,他继续分析着:

    “袁绍偏重了物质与名利,这就导致让贪慕虚荣、自吹自擂甚至于华而不实的人纷纷前去投靠。而您诚心待人,从不以名利对人才进行诱惑,而是礼贤下士以实际才能招揽人才,这就是德胜;

    袁绍每每看到穷苦潦倒之人都会忧虑形于色,但却不能够真真正正的去考虑这些问题,也不会真正意义上去解决这些问题。而您不同,每每有大事发生时,您都会从宏观的角度去处理问题,给予百姓以实际意义上的馈赠,即使是看不到,也能够及时想到并在第一时间作出适当的处理,从而赢得了名望,这个仁字也是袁绍所不能及的;

    袁绍帐下虽然谋士众多,却因立储之事派系林立,彼此之间争权夺势、相互诋毁以至于达不到君臣一心。而您以仁德很好的约束了帐下文武,使得军令政令得到统一,根本就看不到官员之间为名利与私人恩怨之间你争我夺的恶劣现象,此乃明胜;

    在面对对错之时袁绍往往不能够及时分清,即使分得清他也很少能正确的处理它们。而您以理推利、以法惩弊,在文治上也是大大领先与他的;

    虽然在河北的诸次战役之中袁绍都取得了胜利,但是也都依仗张郃、高览等智将的功劳,他自己毫不懂兵机之事,只是以多胜少。而您则擅长以少胜多,调遣有度、用兵如神,士兵们对你心悦诚服,自然上下一心,无坚不摧,从而也能让敌人胆寒,这就是武胜。”

    郭嘉分析完后一旁的荀彧频频点头,他没有想到郭嘉居然自己原有的基础上扩展了这么多内容出来,真是个名副其实的鬼才。

    “综上所述,袁绍虽兵多将广,但自古以来凡有德者,譬如文王姬发、高祖刘邦。以少胜多、凭寡克众的例子比比皆是,您的恩德和智慧不在他们之下,击溃袁绍并非难事。”

    事实上曹操根本就没有向袁绍苟合的意思,他只是在找一个能够平复臣子乱潮的方法,郭嘉的话有力有理有节,足以达到自己心内想要得到的效果。

    曹操站起身,抽出了腰间的利剑重重的刺向地面,底下企图言和的人都低着头不敢说话,曹操大声说道:“传我的命令,三军进入战备状态,准备和袁绍决一死战!”

    济水经由温县流入黄河,灌溉着温县的万亩良田。

    由于眭固被驱逐,这里被曹操所控制,加上曹操已经决意不计代价与袁绍决一生死,河内与冀州直接接壤,随时会爆发战争,这里的局势也变得极为紧张。

    而与此景象格格不入的是,斗笠男子完全不受外界影响,坐在河岸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