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秋分(三候):挥师过函谷(第2/3页)  大司马传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将编制牢固的线绳扯断,竹简瞬间散落一地。

    “你这是做什么?”

    曹仁见状脸色大变,牛金却对回答说:

    “将军但去无妨,眼下末将认为刘备应当没有足够的准备和实力与丞相大人正面交锋,况且孙权和刘备之前历来是面和心不和,如果刘备大举北上的话势必会让荆州的后方空虚,孙权是不会放过这个机会的,所以樊城无忧,荆州无忧。”

    听了牛金的话曹仁觉得有几分道理,便笑着拍了拍牛金的肩膀笑道:

    “可真有你的啊,入军不久便有如此的见识,将来你一定比我强!”

    牛金拱手谦虚的说:“末将不过是将军麾下的一个阵前兵卒罢了,不敢有此妄想。”

    之后曹仁决定,留守荆州的江陵一律原地待命、严加防范,仅带牛金一人跟随自己。

    所有的兵马全部安排妥当之后,曹操决定择日誓师出征,对于此次征伐身边所带谋士的人选他也有所考虑。本来他打算将新晋的三名年轻谋士蒋济、司马懿以及高柔一同带去,但是他考虑到邺城的诸多事物需要足够能力的人帮助自己处理,光是留下程昱一个人恐怕难以应付,所以他最终决定携带司马懿和贾诩两名谋士随军出征,蒋济和高柔两人协同司马朗帮助程昱处理河北的大小政事。

    出征日期决定之后,作为丞相主簿的杨修深知曹操的脾气秉性,并猜出了曹操打算带能征惯战的曹丕一同前往。一直暗地里支持曹植的他认为这是个让曹植展露军功的好时机,于是他私底下偷偷对曹植建议,让其主动去找曹操,请求随军出征。

    曹植再度听从了杨修的建议,于是他便连夜前往相府面见曹操,一见面曹植便直接提出了想要跟随曹操一同西征讨伐马韩的想法,这令曹操十分惊讶,因为他知道自己的这个儿子文采虽然十分出众,但是素来对攻城拔寨、征伐谋断的事情鲜有兴趣,不禁感到诧异:

    “斯文如你,什么时候开始关心国家大事了呢?”

    听到曹操这样的提问曹植几乎连想都没想便直接回答说:

    “孩儿之前懵懂无知,沉迷于宴饮游乐、吟诗作赋的悠闲生活,自从父亲于铜雀台之上的一番慷慨陈词后孩儿犹如醍醐灌顶,终于明白如果国家不安定、百姓不康宁,那么孩儿就算是写的诗词再怎么优秀也无法帮助父亲平定天下,所以还望父亲准运孩儿所请。”

    曹植的一席话让曹操倍感欣慰,他对曹植说:

    “沙场之上可不是你的温柔乡,到时候可别向我诉苦啊。”

    至此曹操改变了原有的想法改由曹丕留守邺城,曹植跟随大军西征。

    对于曹操突然间的转念曹丕感到十分意外,然而他身旁的贾逵和吴质却不以为然,其中贾逵直接一语道破了其中的玄机:

    “恐怕是杨德祖窥得丞相的心思,所以才会引导曹植投其所好,最终获得了丞相的欢心。”

    吴质也这么认为:“他的意图很明显,就是想要让四公子在西征马韩的时候,能够向二公子先前跟随丞相征讨袁氏一族一样立下功勋,这样便能吸引丞相的注意力了。”

    此时曹丕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不免开始担心起来:

    “杨修素有异才且常伴父亲左右,若是这样的人倒向四弟那边的,那么有杨修相助他就会占尽了先机的,到那时我岂不是要处处落他一步么?”

    事后陈群和吴质将曹丕的担心在闲聊之中告诉了司马懿,司马懿听后略微沉吟了一会儿对吴质说:“恐怕再这样下去的话,杨德祖迟早会死在自己的受伤。”

    陈群疑惑道:“这话是什么意思?”

    司马懿解释说:“如兄长方才所言杨修拥有看透丞相内心的能力,这看上去很令人羡慕,但实则贻害无穷,因为凡是为人君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