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常陈:大战将开,意在坐收渔利(第2/3页)  大司马传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此时诸葛瑾奉孙权之命亲自书写信笺,劝刘备应当以大局为重,陈述了当今的大敌是曹魏,不应当对一人一地的丢失而耿耿于怀。对此刘备完全没有理会。

    刘备的反应在陆逊的预料之中,他之所以让诸葛瑾来写这封信,真正的意图不是在于让刘备能够看得懂,而是远在cd的诸葛亮能够明白自己的意思,如果直接写信给诸葛亮反而会让刘备对他生疑。他的这个目的达成了,诸葛亮得知了诸葛瑾所写的内容之后马上就明白了陆逊的意图,他忍不住感叹说:

    “没想到这个陆伯言心思之缜密、目光之深远完全不亚于我和司马懿,看样子没有足够的能力却和这样的人为敌,注定不会取胜啊...”

    话分两头,孙权遣人将于禁和自己的正式称臣降表送到了洛阳。

    两度成为俘虏对于禁来说是莫大的耻辱,他也知道就算是自己再怎么解释无法洗刷世人强加在自己身上的“叛徒”二字。

    大殿之上所有的臣子看着跪在地面上向曹丕叩首的于禁,内心都不免露出鄙夷之情。

    曹丕看着此时的于禁须发皆白,身形消瘦,早已没有了先前和张郃、张辽、乐进、徐晃齐名的那种名将风采,念在他之前曾经追随先帝曹操南征北战的功劳,他还是在表面上给予了于禁较高的礼遇,亲自安慰他说:

    “胜败自有定数,将军也无需为此而自责羞愧...”

    同时曹丕还任命于禁为安远将军,在洛阳赐给他一座宅邸用来安享天年。

    不久于禁在拜谒了曹操的陵寝之后,回到家中痛哭一场之后饮鸩自杀。

    相比于禁那无足轻重的死讯,曹丕更加在意的是如何处理孙权的这封奏表,朝堂之上很多官员都对孙权称臣这件事表示恭贺,司马懿和陈群保持沉默,唯独刘晔表示了自己的担忧,同时劝谏曹丕应当趁着孙权和刘备在荆州大打出手之际,袭击东吴的领地,在两面夹攻之下孙权必定会灭亡,到那时只有蜀汉刘备这个孤立的敌人,也就不足为虑了。

    但曹丕考虑的是孙权已经向自己俯首称臣,如果自己再出兵讨伐,实乃出师无名,也不利于自己日后收复江东人心,所以没有采纳这个意见。

    司马懿站出来对曹丕进言道:

    “陛下,孙权此人野心巨大,绝非是久为人臣之辈,不可小视,目下他意欲投降于我大魏,陛下为了民心考虑应当接受,但为了试探孙权的诚心和防止他日后复叛,可下令让他将嫡长子孙登送往洛阳为人质,这样尽管日后孙权有异心,也必然会投鼠忌器。”

    而对于孙刘之间即将开战时曹魏的立场问题,曹真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眼下孙权和刘备之间的战争才刚刚开始,双方都没有出现什么重大的损伤,依末将之见陛下可以坐山观虎斗,等到他们双方打得两败俱伤之际,再从较弱者逐个歼灭。”

    司马懿和曹真的话,可谓是一举两得解决了曹丕心中的忧虑,他甚为高兴:

    “仲达和子丹所言甚合朕意,就照此办理吧。”

    八月十九日,曹丕派遣太常邢贞为使,带着策命前往江东奉孙权为吴王,加赐九锡,同时刻意拜孙权最宠爱的嫡长子孙登为东中郎将,加封万户侯,并以入朝谢恩为由敦促孙登早日到京师洛阳面圣,实则行软禁之实。

    对此孙权自然心领神会,他先是以孙登年纪尚幼为借口推辞了曹丕对其的爵位官禄,但是为了尽量不在这个关键当口惹恼曹丕,孙权表面上答应了曹丕这个要求,但却以孙登之养母徐夫人病重,而身为人子应在人前尽孝为由,请求等到徐夫人康复之后再让孙登前往洛阳。

    这个理由看上去冠冕堂皇,可是又让曹丕找不到发难的理由,只好同意。

    当时曹魏和孙吴领土接壤之处的将领们,得知孙权已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