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明堂:策定伐吴,巧激高柔上谏(第2/3页)  大司马传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的时候,辛毗赞同南征,蒋济坚持原有意见,而司马懿因为三月时替平原候曹睿求情,虽然最终曹睿成功被封为平原王,但司马懿却也因此受到了曹丕的猜忌从而保持沉默。所有的目光都放到了曹真的身上,最终曹真赞同曹丕南征孙权的计划,这让曹丕非常高兴,于是他命令辛毗大将军曹真为统帅,辛毗为军师,即刻准备率军南下。

    然而一个细节引起了司马懿的注意,那就是曹真把刚刚抵达陈仓大营的张郃又调回了南征的队伍之中,若是在平常的话他也不会如此在意此事,可现在司马昭身在陈仓...

    接到调令之后,张郃想要趁这个机会带司马昭回洛阳看看父母,可就在这个时候司马懿来信说,请张郃务必不要将司马昭带回来,让他继续留在雍州即可。

    巧合的是,司马昭本人也没有回洛阳的打算,因为自从他跟随张郃来到陈仓之后,亲眼见识到了兵法书上所看不到的真实军阵,同时他和黏上了先前曾经从黑衣人手中救下自己的雍州刺史郭淮,成日里追着他问这问那。

    虽然他很思念母亲和家人,但司马昭还是咬牙狠下了心:

    一定要等到自己有足够的能力保护母亲,他才会回到司马家中将母亲接回来。

    也不知道为什么,平日里对外人冷冰冰、沉默寡语的郭淮,却总是对十一岁的司马昭非常温和,不管司马昭提出什么样的要求,他都会尽量满足。

    见父子双方居然同样的执拗,张郃只好将司马昭托付给了郭淮,然后动身前往洛阳。

    得知司马昭在郭淮身边之后,司马懿立刻找来了司马孚:

    “叔达,你马上飞鸽传书通知程武和钟毓,让他们马上动身前往雍州。”

    司马孚从他的严肃的口吻之中听出了事情的紧急性:

    “兄长,你是不放心郭淮吗?但我认为他应当对昭儿不会抱有歹意的。”

    “不,我并不是担心他会对昭儿怎么样,我担心有人会利用昭儿来借我的刀杀他...”

    很快司马孚就领会了司马懿的意思,他更加意识已经没有足够的时间了:

    “可是你为了不引起曹丕的怀疑,命令钟毓、贾穆和程武脱身之后暂时留在邺城,让他们赶去雍州已经来不及了,不如我去吧。”

    尽管司马懿始终担心司马孚会有危险,但他知道自己是拦不住司马孚的,所以他拍了拍司马孚的肩膀说:“万事小心...”

    南征的大策定下来之后,司马懿开始着手另一件大事,那就是尽快扶已经被贬的曹睿重新上位,为此他想到了能够于此时在曹丕身旁说得上话的人,那就是关内侯高柔。

    当初曹丕篡汉自立后仍旧留在许昌宫内,为此许昌城内流言四起,刘备和孙权利用封禅之时“大雨灭火”的契机,同时在城中暗中散布诽谤曹丕的言论,影响渐渐扩散开来,恼羞成怒的曹丕当即下令要处死传播流言的人,并且重金赏赐举报者,以至于城中很多人受到了诬告,幸亏高柔及时劝阻曹丕,并且每审查一个案件都会仔细甄别,避免了许多冤案,同时也稳定了许昌城中的民生。

    自那之后曹丕对高柔那沉稳持重的政治才能十分欣赏,加上曹丕另一个十分赏识的兖州刺史王凌,也上书力荐高柔,使得曹丕开始慢慢重用他,封他为治书执法,赐爵关内侯。

    曹丕决意南下征讨孙权的时候,高柔正在许昌处理迁都洛阳后的善后事宜,得知了曹丕即将南征的消息后,他立刻交代好手中的事情后动身返回洛阳,准备劝阻曹丕。

    然而当他快马赶到了洛阳城门口时,居然发现当初在常山结下深厚情谊的司马懿,居然早就迎候在了城门口等待自己,老友相聚自然是欣喜不已,但高柔同时也深感奇怪。

    “仲达...你怎么会在这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