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虽列辅政地位不稳,东吴意欲趁虚而入(第2/3页)  大司马传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挑明:

    “陛下是否有对太后娘娘不利的想法?”

    见自己的意图已经被司马懿看出来了,曹睿也不加以掩饰,想起自己的生母被逼死的惨状,曹睿就恨的咬牙切齿,他一拳重重的砸在了案面上:

    “这个贱人为了自己能够稳坐皇后的位置,居然屡屡在父皇的耳边进谗言,陷害母亲致死,之前朕听了先生的话,为了能够顺利的登上皇位才会违心的去奉养她,现在她已经没有利用价值了,又何必再逢场作戏呢?”

    司马懿摇了摇头劝阻曹睿说:“陛下此举万万不可,文昭皇后的死虽然多少与她有关,但毕竟她在陛下您被封太子乃至登基为帝的道路上出了不少的力,况且陛下已经尊奉她为太后,如果贸然杀之,恐怕会遭至朝野上下的非议,同时也会让局势产生不稳定的危险。”

    此时曹睿想到了自己即位的时间并不长,朝中并非所有人都忠于自己,若是这个时候自己把郭太后给杀了,确实会让那些别有用心的人有机可趁,于是便暂时搁置了诛杀郭女王的想法,同时也对司马懿的及时提醒表示了感谢。

    他握着司马懿的手笑道:“朕一路走来,能够走到今天多亏了先生一直在旁相助,若非当初由您在旁给与朕最大的支持,恐怕朕现在还是个被贬受冷的平原候呢。”

    从曹睿的眼神中,司马懿看得出来他是真诚的,并非是刻意试探。

    结束了处置郭太后的问题之后,司马懿又提醒曹睿此时最应该地方的是外部的危机:

    “眼下先帝刚刚驾崩,前几年一直被动挨打的江东孙权一定会趁此机会北上进攻,陛下不可不防,一定要早作打算。”

    这一点曹睿也表示赞同,只是他对孙权如何进兵之事却猜不透,这时司马懿摊开了地图对曹睿分析说:“孙权想要进攻我大魏,必然会从荆州、从江夏着手,因为之前几次曹魏的交锋,基本都是以濡须为中心的战场展开攻防,无论是太祖还是高祖,两位先帝都没能占得多大的便宜,当然这一点对孙权也是一样,微臣揣测孙权一定会料到先帝新丧、朝局不稳之时,陛下会因防止东吴北犯而在濡须口的沿江防线设重兵防卫...”

    曹睿明白了司马懿的意思,他随即伸出手指向了荆州地区曹魏所控制的江夏一带:

    “东吴的军队最为擅长水战,恐怕在他们看来朕也一定认为他们理所当然的会从濡须跨江北上,失去了对江夏的戒备,从而舍弃他们擅长的水军改由陆军对江夏发起突然袭击,从而到达出其不意的效果。”

    见曹睿如此聪慧、一点就透,司马懿认为自己也不需要再解释的那么详细了:

    “陛下英明,恳请陛下立刻调兵遣将,做好迎战的准备。”

    虽然料到了孙权回来进攻,但曹睿却仍旧隐隐感到不安:“现在的孙权身边有个天生的将才陆逊,如果这次北犯是他领军的话,恐怕我们的压力很很大。”

    可司马懿却不这么认为:

    “陛下不必忧心,以陆逊的机敏他不会看不出来这次北伐的时机并不成熟,所以他必然不会赞成孙权此时发兵,但一直在战略上被迫采取守势的孙权必然不会放过他自认为北伐的‘绝佳良机’,所以不仅这次北伐孙权不会听他的,除此之外也不会用陆逊领兵,而是由孙权亲自挂帅,因为,这对孙权来说也是个树立君主威严的好机会。”

    事情也正如司马懿预料的那样,当孙权兴致勃勃的召见陆逊、朱桓、朱然、周鲂等将领前往武昌商议联合蜀汉共同伐魏之时,陆逊却在这个时候给孙权迎头泼了一盆冷水:

    “王上,曹丕虽然已经死了但魏国并没有乱,而新即帝位的曹睿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能够稳定朝局,可见不是个昏昧之主,更何况他身边还有曹真、曹休、陈群以及司马懿辅政,这四个人都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