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下:加督军事又逢诞子,出师作表北伐提前(第2/3页)  大司马传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如今魏蜀之间因数年的平静,使得曹魏将目光主要投放在割据东南的孙权身上,诸葛亮认为这是个北伐曹魏的绝佳时机,也是他王师北定、逐鹿中原的绝佳时机。

    公元227年(蜀汉建兴五年)五月,也就是司马懿奉曹睿之命动身前往宛城的同时,蜀汉丞相诸葛亮亲笔写下了流传于后世的《出师表》,准备上奏蜀帝刘禅,正式出兵伐魏。

    诸葛亮的最后一笔刚刚落完,司马昭便走进了他的书房内:

    “丞相,您在写什么呢?”

    “哦,是你来了啊...”

    说罢诸葛亮将手中的笔搁下,因墨迹还没有干,所以他并没将写有《出师表》全文的竹简卷合起来,这让司马昭得以轻而易举的看到了《出师表》的全部内容。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

    在司马昭看来,这份奏表之中无不透露出诸葛亮对汉室的绝对忠心,阐述了北伐的必要性以及对蜀汉的未来的忧虑和希望,言辞恳切,令他读之非常感动。

    一直以来司马昭以因年幼所以并没有明确的政治倾向,自从来到了益州跟随在诸葛亮身边开始,他渐渐的认为复兴汉室才能够使天下获得真正的安定,而诸如曹丕这样的野心家心中所想的并非是天下万民的福祉,是不顾百姓死活而满足那自己那不断膨胀的野心。

    这封《出师表》仿佛一记重锤,将“扫平乱世、一统河山”深深的砸进了他的心中。

    蜀帝刘禅很快就批复了诸葛亮挥师北伐的请求,于是诸葛亮以长史张裔、参军蒋琬留在cd处理相府的日常事务,而他则长期留在汉中做着战前的最后准备。

    此时的司马昭也完全忘记了自己身为曹魏重臣之子的身份,不知不觉站在了诸葛亮这边。

    可令他感觉奇怪的是,明明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刘禅已经同意了诸葛亮北伐,但诸葛亮却依旧没有任何起兵的打算,而是选择继续像往常一样积极练兵、广备粮草。

    司马昭想不透他这么做的原因,而一直跟随在诸葛亮左右的马谡也数日不见踪影,这些种种怪像终于令他无法忍受被遮住双眼的感觉,于是他开口问道:

    “丞相按兵不动,是为何意?”

    诸葛亮露出了神秘的笑容对司马昭,卖起了关子:

    “很快你就知道了...”

    五天后,风尘仆仆的马谡回到了南郑,诸葛亮从他那兴奋无比的表情中已经看出了此行已是马到功成,为由司马昭不知道他们到底在密谋些什么。

    马谡将自己怀中的一封密信交给了诸葛亮,并汇报说:

    “丞相,在下已经前往新城面见孟达,并且成功说服了孟达叛魏归蜀,孟达已经表示在丞相出兵之时,他会立刻起新城三地之兵对洛阳突然发难,与您里应外合!”

    一向很平静的诸葛亮看了孟达的亲笔信后,也坐不住了,他腾地一声站了起来:

    “太好了!有了孟达相助,如此以来我们北伐的把握就更大了!”

    这时司马昭终于明白,原来诸葛亮迟迟不发兵的原因,正是为了等待孟达的回复,可是他心中仍旧存有疑惑:“丞相怎么会知道,孟达一定会反叛曹魏呢?”

    “这还要感谢你的父亲司马懿...”

    如此解释让司马昭更加一头雾水,见他还是不明白,诸葛亮便进一步说明其中的原由:

    “当初孟达背叛蜀汉奇袭上庸之后,魏文帝曹丕十分看中他,给予他丰厚的待遇,而当时司马懿却对曹丕说‘孟达言行倾巧,不可信任’,但当时曹丕并没有采纳他的意见,反而越加重用孟达。等到曹睿即位之后,他就把司马懿的话听了进去,企图不断削弱孟达的兵权,而能够给予孟达保护与信任的桓阶和夏侯尚都已经去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