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故意泄密逼反孟达,先斩后奏奇袭新城(第2/3页)  大司马传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很快,司马懿就写好了亲笔信派人星夜送往新城孟达的手中,孟达本来因为消息走漏和整日惴惴不安,当收到司马懿的信后他的心更加是提到了嗓子眼儿上,不过当他打开之后却发现其中的内容大大出乎了他的预料...

    信中司马懿主动将申仪告密之事说了出来,并且还表明立场坚定相信孟达的忠心,同时也对申仪陷害孟达之时表示怀疑,他认为诸葛亮若真的和孟达联合,如此大的事情又怎么会轻易泄露出去,申仪之前就有背叛曹魏投靠蜀汉的前科,再加上申仪曾经多次秘密上奏朝廷举报孟达在任期间的种种不法举动,可见他对孟达存有私怨,恐怕这次他的动机也很值得怀疑,所以司马懿恳请孟达要严加防范,切不可让申仪做出任何对曹魏不利的举动。

    看完信后孟达长舒了一口气,认为司马懿居然将申仪的检举当成是别有用心的陷害,于是因先前万分紧张,并且积极筹备进攻长安的事情也暂时被他搁置。

    暗中监视孟达举动的诸葛亮,收到了孟达突然间放缓了备军速度的情报,心中感到奇怪而又焦急,于是他连发数封急信催促他尽快起兵,同时提醒他司马懿已经得知此事,肯定不会坐视不管的。

    但孟达却在给诸葛亮的回信中说:

    “宛城距离洛阳有八百余里,距离新城更加有一千多里,我身为曹魏的边疆大臣,司马懿想要攻打我必须要得到曹睿的首肯,光是等到他请示完曹睿就至少需要一个月的时间,到那时我早已将城池修筑完善,而新城、上庸之地历来是地形深险之境,司马懿是个聪明人,定然不敢亲自来进攻,就算是他来了也不过是送死罢了。”

    见孟达不仅不听自己的劝告,反而还向擅自改变计划固守新城,诸葛亮顿时感到大事不妙,于是他立刻对廖化说:“你马上去江陵,执我的亲笔信面见陆逊!”

    廖化不明白为什么这个时候诸葛亮会去联系陆逊,但还是遵命照做了。

    等到廖化走了之后,盘腿坐在一旁的司马昭晃荡着自己的身子说道:

    “丞相想要说服陆逊派兵驰援新城吗?”

    说着司马昭捏起了笔架上的笔,在地图上写有新城之处画了一个大大的叉:

    “恐怕已经来不及了...”

    诸葛亮之所以会这么做,而司马昭又之所以会这么说,原因只有一个:

    因为他们都知道司马懿是个不按常理出牌的角色...

    陆逊从廖化处收到了诸葛亮的亲笔信后,也认识到如果让孟达存在的话,不仅对蜀汉有利,同时也是东吴在荆州北部牵制曹魏的一股有效力量,于是他答应了诸葛亮请求,派遣丁奉率兵一万自当阳向北进发,而诸葛亮也派遣马岱率军两万自巴东向上庸腹地猛插。

    尽管诸葛亮和陆逊就及时作出了正确的判断和行动,可还是晚了司马懿一步...

    早在派遣信使将书信送往新城的同时,司马懿就已经在没有向洛阳朝廷请示的前提下,暗中率军出发,经涅阳、穰县直插南乡,向新城星夜行进。

    结果不到八天,司马懿就率领五万大军杀到了上庸城下,完成了军事上的一大奇观创举。

    此时的孟达看到司马懿的旌旗已经十分显眼的在上庸城下飘扬着,他彻底傻眼了,忍不住惊叹道:

    “我起事,仅用八天的时间,司马懿就从千里之外的完成杀到了城下,何其神速...”

    虽然孟达想要负隅顽抗,但此时整个上庸城内的军心,已经因为司马懿大军的突如其来而全面溃散,孟达利用上庸城三面环水的地理优势在城外树立栅栏阻挡司马懿,可司马懿趁守军布置木栅之际,突然下令挥军渡过了堵水,击退了守军并将其木栅尽数摧毁。

    至此,上庸城已经被司马懿团团包围,孟达就连想要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