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不纳忠言北和公孙,御诏密令走马辽东(第2/4页)  大司马传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了他:

    “顾相稍安勿躁,方才不过是戏言而已。我当然很清楚公孙渊不过是个成不了气候的蝼蚁之辈。事实上先前陛下派遣周贺为使出访辽东,却被田豫袭杀之后曹魏就已经暗中提防他了,而公孙渊此人历来善变贪婪,在拉拢我们的同时也害怕曹魏的打击报复,恐怕这次前去册封他的使者们都会被他处死,然后他再拿着我们派去的使者人头向曹睿表示忠诚,如此以来他既得到了大批的物资和财宝,又可让曹睿安心,可是打了一手的好算计啊...”

    陆逊的话全都说到了点子上,可这也是顾雍最为疑惑不解之处:

    “既然您看透了一切,为什么不在陛下面前直言呢?”

    面对顾雍的疑问,陆逊背起手走到了门口意味深长的回答道:

    “陛下自从称帝之后就已经不是我们先前的主公了,所思所想也不是我们这些做臣子的可以随意猜度干涉的,既然他做出了决定,那么任谁都是无法改变的,如果坚持谏言阻止的话,那无异于自己伸长了脖子往屠刀上去撞...”

    除此之外,陆逊对在江夏和合肥之地暗中的排兵布阵,也有着自己的思量:

    “更何况,我遵照陛下的命令部署军阵也不是为了策应公孙渊,而是另一个人...”

    孙权派出大批船队北上辽东很快便被沿岸的魏军探哨发现,这件事也迅速传到了位于洛阳皇宫内的曹睿耳中,为了防止公孙渊随时可能会起兵作乱,曹睿急令幽州刺史在辽西调集兵力,随时准备应对公孙渊可能展开的军事行动。

    面对魏军在辽西的大幅度动作,还没有完全做好叛变准备的公孙渊感到十分恐慌,可这个时候东吴的使者已经抵达了襄平,并且携带了大量的粮草物资以及金银珠宝。对此公孙渊十分眼馋,可是又不想仓促和曹魏朝廷撕破脸,权衡之后他决定暂时抛弃孙权重新靠拢曹魏,并且将所有的张弥和许宴的人头砍了下来,飞马传回洛阳向曹睿表示忠心。

    看到张弥和许宴的头颅以及公孙渊的上书后,曹睿将这个议题放到朝堂之上公开讨论。

    这个时候朝堂之上对于如何处理公孙渊的问题分成了三派,其中两派便是攻打和招抚,还有另一派是属于默不作声、静观其变,其中就包括司马懿、陈群以及桓范等人。

    而曹睿最想听的便是他们的意见,见他们不主动发言,于是曹睿便主动开口问司马懿说:

    “大将军对此有何高见?”

    见曹睿点名要问自己的意见,司马懿便站出来拱手答道:

    “启禀陛下,公孙渊反叛之意已露,讨伐是必然的。但辽东之地与鲜卑、乌桓、高句丽、马辰等势力关系复杂,眼下朝廷对他的底细并不清楚,贸然出兵讨伐的话于我们不利,所以微臣建议明面上以安抚为主,给公孙渊一个名头响亮的官职爵位借以麻痹他,然后再秘密派出细作斥候深入辽东探查详细情报,等到时机成熟之后再剑指辽东,如此一来公孙渊则一战可擒...”

    这个建议得到了朝中很多人的支持,而曹爽则也暗中抓准了这个机会暗中对曹睿说:

    “如果要派遣细作潜入辽东的话,那么这个人一定要有出色的才干才行,微臣认为大将军之子司马昭可堪此重任,况且司马昭叛国之事还没有下定论,既然司马懿提出了派出细作斥候深入辽东刺探敌情,微臣认为这是让司马昭自我证明的最好机会...”

    曹爽的这个想法并没有事先与桓范知会,对于他来说,他根本就不相信司马昭会真心帮他们,更加不赞成桓范利用司马昭来对付司马懿的计策,所以他才想利用这个机会将司马昭远派辽东刺探敌情,而他要是死在辽东的话,那么就和曹爽完全没有关系了...

    等到曹爽离开后不久,前来觐见禀报的王肃居然也建议司马昭担此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