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九)(第2/3页)  大司马传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府和昌陵侯府去打探行踪,却是一无所获。

    寻找了几个月后蔡珏陷入了崩溃,直到他们见到奉命回洛阳述职的夏侯玄后,才从他的口中得知了羊徽瑜此时正在司马师的身边,同时夏侯玄也正式向羊家提出了退婚的要求。

    所有人都理不清楚头绪,但辛宪英却已经清楚的认识到了一件事,那就是从这件事开始,以夏侯玄为首的夏侯家将不会成为司马家的助力,也不可能再成为中和司马家和曹氏宗亲冲突的存在了,而同时也意味着羊家把夏侯家给得罪了。

    本来辛宪英心中的确更为看好以司马懿、司马师为首的司马家,先前和辛毗所说的那番看似大逆不道的话,也是她真的的内心所想,经过此事之后她便下定决心将辛、羊两家与司马家牵在一起,日后坚定的追随司马家。

    按照先前和辛宪英商量的那样,辛毗应邀前往邵陵候府赴宴,席间曹爽几次三番试探辛毗的态度,从而辨别他是否能够为自己所用。而早有防备的辛毗则应付的游刃有余,他加以对曹爽说:

    “江山社稷毕竟是掌握在以陛下为首的曹氏宗亲手中,现在陛下重用大将军只是暂时的,将来主导曹魏政局的人定然是侯爷您,下臣此次持节前往雍州知道该如何做,也希望日后侯爷您多多提携下臣...”

    曹爽见辛毗如此识时务,自己还没有开口他就已经领会了自己的意思,当即对辛毗大加赞赏,亲自端起酒樽走到了辛毗的席前敬酒说:

    “难得颖乡候如此识得大体,日后本侯也希望和您这样的贤才共同为陛下效力啊!”

    就这样辛毗巧妙的赢得了曹爽的信任,也避免了辛家会遭受到他的打击报复。

    然而在辛毗持节到达马冢大营后,表面上代表曹睿当中眼里斥责了司马懿长时间来伐蜀作战的颗粒无收,也正面驳回了司马懿请战的奏章。

    在不知情的人眼中来看,辛毗此来对司马懿的态度是很不友善的,甚至是怀有敌意,每次在帐中议事几乎都没有给过司马懿好脸色,司马懿在帐中好几次提及主动出击的计划,准备上呈曹睿批准,都在他那里遭到了拦路虎。

    有很多人暗中替司马懿捏了把汗,私底下都说走刚刚走了一个曹爽,又来了个辛毗。

    自从石苞、诸葛绪和胡奋护送山阳公刘协的棺柩回到昌邑之后,便各自销声匿迹,而仅留在司马昭身边的只有陈骞和荀顗二人,在司马懿因刘协之死而仗责司马昭之后,因察觉真相而心生悔意,于是擢升司马昭为校尉,但司马昭对此并不领情,整日呆在帐中,而训练士卒之事基本都交给了陈骞负责。

    得知辛毗来营之后的重重事迹之后,荀顗曾经和司马昭讨论过这件事。

    在他看来辛毗此举表面上处处于司马懿作对,尤其实在对蜀出兵一事更是极力阻止,似乎在实际意义上却和司马懿的初衷并不违背,实在令人匪夷所思。

    司马昭对荀顗分析说:

    “你的直觉是正确的,我看这位军事大人看似对咱们的大都督处处刁难,但他实际上却是在暗地里帮了大都督一个大忙,有了代表天子的辛毗坐镇在这里阻止出兵,那些暗地里躁动不安的跳蚤们只好安分下来,省了咱们大都督很大的麻烦啊...”

    “那这么说来的话,恐怕陛下他派遣辛毗来营也就是出于这个目的。”

    荀顗听了司马昭的话后恍然大悟,也很快就推测出这件事的幕后主导者正是曹睿:

    “看来陛下他在出战与否的问题上还是和大都督立场一致的...”

    “聪明...”

    当初司马昭看中荀顗之处,也正是因为他那一点就透的聪明才智和广阔的眼界,一直以来都卧榻养伤的他在荀顗的搀扶之下站起身走到了帐外,看着正将百余人兵马训练至井井有条、士气正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