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五):远调 新(第2/4页)  大司马传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蜀两国,蜀国担心的是孙权去世之后吴国的对外政策会不会发生变化,直白一点说就是孙权的去世,到底会不会对吴蜀之间的联盟产生不利的影响。

    而对于魏国的掌权者司马师来说,以诸葛恪为首的北伐坚定派一定会坚持孙权生前所订立的国策,或许他不会热衷于保持先前和蜀汉的联盟,但力主北伐曹魏的决心是不会变的。

    与其等到他们调整好国力来动手,比如先下手为强。

    事实证明司马师的预感是正确的,孙权去世后不久,掌握全国兵权的诸葛恪当即命人重新修筑东兴大堤,并且留全端守西城(西关),命留略守东城(东关),防止魏军进攻,同时也在为全面进攻魏国积蓄力量。

    与此同时,守卫淮南的镇东将军诸葛诞也敏锐的察觉到了这个千载难逢的战机,他趁着回京述职的机会,连忙对司马师提出了南征吴国的战略思想:

    他认为诸葛恪比起吴国的前几任军事统帅来说都要显得激进而又危险,这样一个人等他喘过气来的话,对于魏国的威胁是非常大的,必须要趁着孙权去世、吴国新丧的有利态势对吴国发起进攻,从而彻底解决东吴的隐患。

    司马师是个很谨慎的人,他不会轻易做出的鲁莽的举动,必须要从大局来考虑才行:

    “公休,你的心情我可以理解,我也想要趁此良机击溃吴国,然而孙权的去世不光是对吴国打击重大,连对我们也是一个大大的猝不及防,我们各方面的准备都不足,诸葛恪既然已经提前修筑了东兴大堤,可见他对我们有可能的进攻是早有准备,真要是打起来的话,谁胜谁负还很难预料...”

    立功心切的诸葛诞仍旧没有放弃:

    “依末将来看,诸葛恪的才能远不如陆逊,甚至还比不上他的父亲诸葛瑾,对付这样一个人即使不能起到突然袭击的效果,也一定能够获胜的。”

    接下来诸葛诞拿出了自己早已准备好的地图摊在了司马师的面前:

    “眼下诸葛恪将防守和进攻的重点全放在东兴,我们正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做出以下部署:其一,命令王昶进攻江陵,毌丘俭领兵攻打武昌,等到诸葛恪的注意力被他们分散而将两只拳头分别伸向江陵和武昌之时,便可由末将率领主力直扑东兴,一举突破吴军的防御重地。”

    其实在诸葛诞来见自己之前,司马师就已经先后接到了征南大将军王昶、征东将军胡遵、征南将军毌丘俭所发来的书函,内容大体也是应当趁这个机会南下伐吴,但在具体如何进攻的战略规划上却各有不同。只不过司马师没有告诉诸葛诞罢了。

    听完诸葛诞的分析之后,司马师点了点头说道:

    “公休,你说的这些我都已经知道了,可此次出兵伐吴非同小可。这样吧,你容我先仔细思量一番,等过段时间我再找你谈这个问题。”

    等到诸葛诞走了之后,司马师立刻找来了侍从并对他吩咐道:

    “你去把新城候给我叫来,就说我找他有急事。”

    此时的司马昭也得到了孙权去世以及诸葛恪重整东兴大堤的密报,他隐约预感到吴魏之间的一场大战似乎已经在所难免,而且似乎近在眼前...

    就在这时,门外的家老跑来向他禀报说:

    “启禀侯爷,荀勖大人在门外求见。”

    一听是荀勖来了,正好想要找人商量这件事的司马昭立刻对家老说:

    “快请。”

    不一会儿,家老便将荀勖迎到了司马昭的书房门口,然而当司马昭看到他时,却惊讶的发现荀勖的身旁还站着另外一个人,这个人便是贾充...

    本来司马昭有一肚子的心腹事要与荀勖说,可是当他看到贾充的时候,所有的话仿佛都蒸发了一般,表情有显得格外的谨慎,他转而问荀勖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