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八):退敌 新(第2/4页)  大司马传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万不能上当。

    然而诸葛恪看完了陆抗的信之后却淡然一笑:

    “陆幼节作战如此谨小慎微,怎么能够做得出大事呢?”

    最终诸葛恪并没有将陆抗的金玉良言听进去,为日后的惨败埋下了祸根...

    同年四月,行军迅速的诸葛恪便杀到了合肥(新城),一路上他下令士兵驱杀无辜平民,所过之处无不怨声载道。

    完成了对新城的包围之后,诸葛恪见新城守将张特乃是无名之辈,且城中守军至多不超过三千人,所以便想要迅速将其夺下作为自己的立足点。

    当时有人劝说诸葛恪采取对新城围而不攻的态势,因为魏军必定会派援兵前来解围,到时候正可以逸待劳与之主力决战,待消灭其援军之后,吴军便可在淮南之地纵横驰骋,再也不会遇到任何阻碍了。

    诸葛恪采纳了这个意见,于是命令撤回了向成德和六安进攻的人马,全面围城。

    消息传到司马孚手中时,他已经与司马望率领着近二十万的大军行至阳泉。

    紧接着而来的便是从寿春方向传来毌丘俭的紧急求战书,毌丘俭认为新城乃是魏吴边境的战略要地,若是一旦失守那么包括逍遥津在内的合肥旧城就会被切断和孤立,施水一线将会全部沦为敌手,而接下来要面对的便是以寿春为中心的淮南北部地区门户洞开。

    司马孚在看完书信之后并没有急于回复,而是立刻下令大军原地驻扎,等待他的命令才能有所行动,他本人则站在地图前苦思良久。

    两个时辰过后,司马望送来了毌丘俭的第二封请战书,同时司马望也意识到合肥新城的形势有多么的糟糕,他也认为目前不能坐视新城被攻陷,于是劝司马孚说:

    “父亲,子元派我们来是为了接触魏国东南边境的忧患,我们的兵力与诸葛恪不相上下,应当是可以与之一战的,如果再停留不前的,恐怕毌丘俭所说的将会成为现实。”

    可司马孚对此却另有一番算计,他指着地图上新城的方向对问司马望说:

    “为父问你,新城的守备力量只有不到三千人,而诸葛恪用来围城的居然有十万之众,如今已经过去了两月有余,那为什么新城还没有被攻破呢?”

    经由司马孚这么一提醒,司马望也渐渐明白了这其中玄妙:

    “诸葛恪真正的目的是为了让我们以为新城还有解救的可能性,而我们一旦得知新城尚未丢失,就必然会星夜兼程的赶赴救援,等我们疲惫不堪的赶到时,却已然钻进了诸葛恪早就布下的陷阱之中了,他将会以逸待劳将我们一股脑吃掉!”

    司马孚对他的这番推论感到很满意:

    “等到你什么时候不需要我提醒就能想到这些问题,那你就真的成长了...”

    接下来司马望也就此提出了自己的计划:

    “如果是这样,那我们应当反其道而行,既然诸葛恪是为了引诱我们前去救援,那么新城至少目下还不会有什么危险,我们要做的就是消磨诸葛恪的耐心,等到吴军的士气被消磨殆尽的时候,我们再一鼓作气出击,必然可以击败他们。”

    对此司马孚表示认可,但为了确保万一他还是做了补充:

    “恐怕我还得给张特加一些筹码,尽量拖延吴军攻城的时间...”

    很快,司马孚便采取飞鸽传书的方式,将自己的全盘计划通知新城太守张特。

    但对此毫不知情的毌丘俭此刻却是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先前司马师没有准许他挂帅抵御诸葛恪,以至于战争前期诸葛恪得以长驱直入,已经让毌丘俭和司马师之间那少得可怜的信任感再度雪上加霜,如今统帅司马孚无视自己的苦口良劝,驻军阳泉停滞不前,这让他实在摸不透司马孚到底想要做什么。

    这时早就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