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夜郎之国 第二十六章 木盒(上)(第1/2页)  民国灵异档案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我看着他俩等了大约半支烟的时间,没发现任何的异常,这就怪了,难道那个洞里有什么机关?又或是这棺椁本身就是个机关。

    想到这,我慢慢蹲下身好好研究起这人形棺椁来,顺着棺盖向下半尺的位置,有一条十分明显的缝隙,这棺材居然没有棺封?这就有点不合乎常理了,正常的棺封或用兽皮,或用糯米浆,最不济也得用观音土或白膏泥凑合着,曾听二爷闲来说过,专吃开棺饭的土行孙都备有专门应对棺封的器物,好像是种类似铁爪的东西,能刮能勾,异常锋利,还有铁链相连,使用起来非常方便。

    但无论怎样,边一定是要封的,毕竟用的起棺椁的都不是普通人,王孙贵族,商贾巨富又都非常看重身后事,毕竟不论生前如何显贵,也逃不了寿终正寝的那一天,在古人事死如事生的观念里,风光大葬既代表这一世的结束,也意味着新一世的开始,所以葬礼上的大小事务都不可能敷衍了事,因此这么重要而又常规的环节是断不可能被遗忘的,那就只有两种可能,其一,棺椁不封边是他们这个民族的习俗,其二,这根本就不是棺椁,而是棺材。

    第一点我认为不太可能,既然遵循了先椁后棺的下葬方式,那么忽略棺封就显的毫无意义,看情况只可能是第二条。

    不过无论是哪一条,首要任务是先把它打开,当然如果是第二条,我倒是会轻松一些,毕竟开棺这活我也是头一次干,能少开一个是一个。

    我盯着棺盖看了半天,逐渐体会到什么叫心有余而力不足,这种纯银的棺材是不上棺材钉的,首先是砸不进去,其次确实也没有必要,我轻轻敲了敲棺材盖,一点回响都没有,不禁咋舌,用料太实诚了,这么大的个,还这么厚实,少说也得有个百十来斤,这么重的棺材盖,没有四五个棒小伙,根本抬不动,据说前些年,孙军长夜盗东陵慈禧墓的时候,据说慈禧那金丝楠木的棺椁盖就重达数百斤,十几个士兵忙活了半天愣是无法移动半分,最后还是硬生生用刀斧劈开的,如今这银棺盖,丝毫不逊于那金丝楠,而且还是个不惧刀砍斧剁的硬茬,就算是二爷和元梅都醒转过来,仅凭三人之力,想开这银棺也是痴人说梦。

    我扔了手里的鱼皮刀,一筹莫展的看了眼棺盖,尝试着将双只手插进缝里,气沉丹田,两膀较劲,咬牙使劲往上一提,果不其然,棺盖纹丝不动,我又试着往后推,手腕中的红宝石。

    一路向下,身上的银甲也是雕龙刻凤,胸前阳刻着一条活灵活现的盘龙,龙头正在胸口位置,这龙一看就是出自高人之手,上面每一片龙鳞都清晰可辨,张牙舞爪,露出里面骇人的獠牙,发须也是根根分明,气势非凡,火光一闪,好似活了一般,最为传神的是龙的眼睛,俗话说画龙不点睛,点了精的龙就成了活龙,若非是九五之尊的皇帝命,一般人根本镇不住,龙一旦反噬,主人定有血光之灾,轻则诸事不顺,连连破财,重则家破人亡,死无全尸。

    当年还在聚贤楼的时候,沈北城有个大地痞,名叫沈三,就在背上刺了条青龙,当时刺青的说什么都不给他点睛,说他镇不住,他当人家是看不起他,还把人家打了一顿,扬言自己是沈北城第一霸,他镇不住的,就没人能镇的住,刺青的没办法,只好用朱砂给他点了睛,没成想,不知是报应还是应验,当天沈三在回家的路上就捡了一个小包,打开之后,里面是一对羊脂玉手镯,顿时美的他鼻涕泡都出来了,一边骂刺青的骗他,一边笑嘻嘻的打算拿回家去孝敬老娘。

    可他老娘连手镯还没戴热乎,沈三就让人抓进了保安队,审都没审,连夜送到了省城的宪兵队,后来听说,那对玉镯是张大司令送给他一个姨太的,结果突然一天,姨太卷着家当,跟人跑了,其中就有这一对镯子,张大帅要面子,没敢说跑的事,只说是被人害了,全省的巡捕房四处寻找,其实张大帅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