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30章 世界枷锁(第1/2页)  元首的愤怒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可是统帅部那边又有了新的动作,基辅战役结束后,统帅部四百多万人立即攻占了莫斯科的南北大门,这里距离莫斯科只有三百多公里了,统帅部为了现实“巴巴罗萨计划”的第二阶段,紧急制定了“台风计划”,也就是莫斯科战役计划,这个计划只能算“巴巴罗萨”计划的分支。

    统帅部制定的这个计划,是完全没有告诉李默,直接就上报元首通过的,统帅部当然也知道现在南方集团军群的实际兵力,那可是两百万,和他们一个集团军群的兵力基本没有多大的差距了……

    你希姆莱不要抢统帅部的武器装备吗?抢我们的兵员吗?好,咱们统帅部又给你挖一个大坑,统帅部制定的“台风计划”就是四面合围莫斯科周边的三百万苏军还有数不清的民兵,北方和中央集团军群五百多万人,北方集团军群绕莫斯科北面包围,中央集团军群正面进攻,而莫斯科南面将由南方集团军群来完成包围,这可是五六百公里长的包围防线,最少兵力要一百万,机动兵力不能少于三十万到五十万。

    而李默手中除去文森特带走的,就九十万人德国南方集团军群,留下来面对斯大林格勒的军队不能少于三十万,而防守的区域是几百万平方公里,虽说现在斯大林格勒的兵力就六十到九十万,谁敢保证在“台风”计划吃紧的时候,苏军不大规模增兵,然后选这里为突破口,没有人敢保证,要知道斯大林提报起来的几个青年将领,有几个都是后世名将。战略眼光也是很独到的。

    统帅部那帮孙子为了折腾李默想尽了办法,在“巴巴罗萨计划”之中,已经连续两次把李默推入陷阱里。流血牺牲李默没有意见,李默痛恨的是那些把国家的命运拿来当做权谋的工具。这纯属用国家的命运和前途来达到个人或者是某个利益集团的利益。

    统帅部这样做的原因和动机很简单,李默是看的很明白,现在李默的战功赫赫,声望也是如日中天,在德国大有取代统帅部凯特尔的架势,统帅部凯特尔作为德国的传统守旧势力力量,怎么可能甘心失去在德国的统治地位,打压李默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但统帅部那帮孙子居然使用的这种方式,表面上的为了实现“巴巴罗萨计划”的第二阶段的战略目标,彻底合围莫斯科,结果是让南方集团军群的南方集团军群百分八十部队掉头向莫斯科进攻。

    另外还有一个十分不好的消息,那就是欧盟国家芬兰,虽然与苏联有苏芬战争之耻,本来就是和德国商量好的,结果芬兰在战争初期,的的确确在对苏联大规模用兵,当芬兰夺回了被苏联占领的领土后。就停驻不前了,结果是就统帅部与芬兰商量战术根本没有办法实现,比如芬兰截断北方港口与莫斯科的联系。包围列宁格勒等等战术目标一个没有实现,统帅部就把主义打到了南方集团军群的身上。

    欧盟表面上看是一个军事同盟,其实也是一盘散沙,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小算盘,他们的最终目标就是想在对苏联的战争中捞到好处,有的国家就是典型的骑墙派,如果德国一旦示弱,这些欧盟国家会立马变节,投入大西洋同盟。其实后世的欧盟也是这个样子,一盘散沙的乌合之众。

    大西洋同盟就是死心塌地的同盟吗?其实一样的。他们也是为了暂时的利益走的一起,就拿美国来说。他援助英国,借钱给英国,就是要让英国成为他最大的负债国,从而把英国拉下世界霸主地位,另外苏联和英法美也不可能是一条心,要知道苏联的制度可是消灭剥削,消灭资本家的,英法美三国的统治者就是资本家的代言人,这些统治者难道想让苏联输出革命,然后来革自己的命,可能吗?绝对没有那个可能,后世的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集团对峙,就很说明问题,这种两制度之争,就是你死我活的斗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