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8章 大汉华章(76)(第3/5页)  我在故宫装猫的日子[综]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薄厚不均,烧制上便很有难度,虽然使用了龙窑,但是匠人们依然不敢烧制过长的陶轨。这次出炉的均是成人一臂长,一一敲打辨音过去后,匠人们判定其烧制的成功率仅有四成。

    当中再排除掉一部分尺寸不合的,最后的成本仅够制作十来米的双轨轨道。但如果只是用作试验品也算马马虎虎足够了。

    管道被三合土黏在地上,如果单纯是使用小车的话,这些管道的确可以承压。按照如今普遍的货物重量其也可以接受,但是使用年限和受力上限有待考察。

    但最麻烦的问题是,如果管道一旦破损后,要将之拆下替换重新安装会花费大量的时间。

    也因此,在水泥被制作出来后,匠人们一致否决了以水泥作为粘合剂。

    因为水泥比三合土还要再牢固一些,这会导致陶轨破损后必须花费大量的时间来铲除这一整根管道的水泥。

    但是水泥这种好用的原材料很快有了新的用武之地——铺地。

    用它们来做陶轨的基石,就不用担心在搬运太重的货物时候会导致地面下沉了。

    对于这种设想,小国王大笔一挥批了个“准”字,只是他让人稍微控制一下数量,暂且先建造陶轨需要的部分。

    毕竟石膏实在是有些贵,等船运能够通到山东了,石膏的采购价降低后再大范围造吧。

    他歪歪脑袋,想想又批了一句——可以试着先在下头铺设砂、石道,如此便可使得上头的水泥承力更加均匀,避免龟裂。

    咦……说到水泥,他好像记得水泥还有一个特性是什么来着……算了一下子想不起来了。

    小国王砸吧了下嘴巴,在文件上敲上了自己的印章,然后将处理完的公文塞到了木箱中,届时将交由驿官带回中山国。

    等他展开了下一封信件的时候,小国王立刻瞪圆了眼睛,哎呀!是赵婴来催他的法科考题啦!

    对了!

    小国王满脸深沉抬目远望,他目光似乎要穿透车厢抵达坐在他前头的那辆马车上。

    ——他哥还欠他考题呢!

    午膳时候,赵王刘彭祖就接受到了来自弟弟的问询——阿兄,你打算什么时候把我的考题给我?

    刘彭祖也是一愣,半响后他故作深沉状试图掩盖他将这件事忘记了的真相,然后表示「弟弟,你给阿兄的答卷我并不满意啊」。

    刘彘和刘胜两个弟弟齐齐用「阿兄,你这样很不好」的眼神来看他。刘彭祖感觉到他遭遇到了弟弟们的灵魂拷问,但他一点都不心虚!

    没错,弟弟哪里给了他最合适的回答呢?弟弟的答卷完全不让人满意呀!

    那什么见鬼的“指导书”花费了他近一个月的时间反复琢磨修正。为了写一份自己满意的,他没少翻阅卷轴查阅案卷和赵国往年数据对比,最后才交出了勉强算是令人满意的答卷。

    但让刘彭祖没想到的是,这些卷轴最后居然是交给河间王誊写。

    什么鬼?!为什么是河间王?既然你是发起人,为什么你自己不抄?再不济,为什么不能就用我们自己的原卷?乃兄的字很难看吗?

    蠢弟弟就这么放心地将东西都交过去了,要是河间王在里头修改了些什么呢?岂不是最后连死都不知道是怎么死的?

    赵王对这个没有半点政治智慧的弟弟简直无语了。当时在收信得知这件事的时候他就想把弟弟的脑袋瓜子当甜瓜拍,看看能不能把里头的涓涓细流给拍出来一些。

    倒不是赵王对河间王有意见,河间王本身就算是他们几个皇子中比较没有存在感的那种。毕竟他排行老-二,在怀他的时候栗姬已经不再是独宠,生育完了,为了固宠,栗姬马不停蹄又要了一个孩子。

    如此,才让三皇子赶在了四皇子之前一点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