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战国风云(112)(第1/4页)  我在故宫装猫的日子[综]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对荀卿的要求吕不韦早有准备, 此时,吕安就候在马车上。

    从牛车上下来的小郎君皮肤白皙,面若银盘, 五官长得端正, 尤其是一双乌眸明亮有神, 见到荀卿时圆眼睛一眨就笑眯了,肉嘟嘟的小脸蛋上还有两个小酒窝,看上去特别可爱。

    荀卿今年五十有余, 最是喜欢这样可爱爱笑的小童, 当下心中就软化了几分, 等探完这小儿的底子之后也露出了夷由之色。

    小孩底子打得不错,看得出是受了正规的儒家教育,聪慧灵巧, 算是一方璞玉,最关键的是学子的家长态度诚恳, 十分支持孩子入学。

    要说遇着这样的学子,当先生的都是十分欢喜的,但荀卿思考再三, 还是避开小童劝道“令公子底子扎实,小小年纪便能读诵, 显是先前那位先生之功, 以卿之愚见,不妨继续聘请那位先生,于小郎君而言那样也是更好。”

    吕不韦夫妇二人相视苦笑。

    吕小安开蒙是他的爷爷开的, 等到了邯郸之后吕不韦也给儿子聘请了一位先生,那位先生是赵国人,教得也挺好,但是吕家现在的情况府宅内自然不能留赵人,所以,如果不想耽误孩子学习,又不给吕家带来后患的唯一办法,就是把孩子送出去学。

    但是这个理由可说不出口,荀卿也是赵国人。

    好在荀卿本人似乎并没有一定想要知晓他们难言之隐的意思,他在得到夫妻二人明确回复之后沉吟了半响,最后还是同意试一下在他留在赵国时,他同意负责吕安的开蒙教育,等到离开时,那便视情况而定。

    总之是先给了吕安试读的资格。

    不过因为吕安年岁太小,彼此又都在邯郸,吕安只需每日走读来上课,晚上还是要回家歇息的。

    当荀卿牵着小童的手进入室内的时候,他的学生们均感意外,但因为尊敬他们的老师,众人都并未开口询问。荀卿向诸人介绍了下吕安,随后便调整了一下学子们的座次,让个子最矮的吕安坐到了最前边。

    在温声叮嘱了句吕安暂且听书,若有听不懂稍后再问,并且得到小童乖巧颔首之后,荀卿便递出了竹卷开始传递今日要讲授的经书。

    受制于教学资源,此时的资源并无法做到人手一本书的程度,因此此时的教育方法便是荀卿将手中竹卷一一在学子手上传阅,学生们需要用最快的速度将上头的内容记个大概,然后荀卿再对此进行讲解。

    卷轴最后落到了吕安手上,为了照顾这个年岁最小的学生,荀卿示意他就将之拿在手上一边听课一边对应着看。

    今天讲课的内容是春秋经。春秋是孔子整理的史书,讲述的鲁国的历史,如果说论语是儒家学说的入门级,那么春秋便是大学级别,入门级和大学级的区别不是在于语言的晦涩亦非是表达差距,而是在于对于学习之人的基本要求。

    论语的学习是字字句句给你讲清楚,而春秋则是一册需要你动脑子去思索的书,因为它太简略了。

    在后世,这册书的定语便是微言大义。什么意思呢就是里头的每一句话如果单独拿出来都可以扩充成一篇小论文,而如果你对这个历史事件并不熟悉的话,看过也就看过,但你绝对什么都看不懂。而你要是对文字琢磨不够,那你就看不懂孔子的意思,也看不懂字里行间孔子对于一个事件的内心倾向。

    春秋其实不适合孩童来看,那里头字字句句间均是一场不动声色的厮杀,但荀卿也没办法为了吕安一人拖累全班的进度,所以他选择用较为简单的话语来为诸人讲解春秋经。对于幼童来看,这更像是一个个小故事。

    荀卿瞄了眼瞪圆眼睛,小脸红扑扑的年幼学生不由苦恼了下,这孩儿太小了若是说得过于复杂他要是听不懂可怎生是好

    于是荀卿斟酌了一下,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