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虎,还没天亮呢,消息就传到各村去了,一时喜极而泣,全知道了,大晚上的,也不顾露水深重,疯了一样的涌进了村子里来要看老虎。
一时村里热闹的像是菜市场。
大狗子是真的没半点累处,见众人抬他,他还不乐意呢,但村中青壮年早喜疯了,见他不乐意,几个同龄的青年,竟是合力用手将他托了起来,嘻嘻哈哈,高兴的不得了的抬回家去了。
而李延亭就被众村民抬到了担架上,他拒绝,也被按在了上面,只能无奈的被抬回去了,仿佛抬菩萨似的。
村民一个个的对着父子二人指点大笑,又跑去看老虎,到处灯火通明。
父子二人一抬回家,胡氏就出来抱抱这个,又抱抱那个,哭的厉害。
村民们既是眼热,又是庆幸。村里有这样的一对能人,以后不必怕任何东西了。
里正眼红红的对胡老太道“老人家生了一个出息儿子,有一个出息的孙儿啊”
胡老太道“人没事就好,人没事就好”
村民们都喜的不成,以后世道再乱,村里也有这样的定心骨,能怕什么呀
因此有老女的对胡氏道“你也有福啊,你这儿子,是这个”一个个都竖了大拇指。
可不是这顶呱呱的吗
父子二人解决了虎,剩下的事就没他们的事了,因为这几个村的村民一起敲锣打鼓的把老虎给抬了起来,先是各个村的遛达一圈,展示一圈雄武威力,那长长的队伍,真的是半点也不夸张。
在现代农村若是有庙会,那队伍都十分长,更何况是新闻不怎么多的古代村里了,一有新鲜事,而且还是如此大事,那队伍简直了
但凡有点热闹,所有人都要去凑。
先是展示了一下这个老虎的威武,各村各民都指指点点,啧啧称奇,再是眉飞色舞的说了说这虎是怎么被打死的,那唾沫横飞,仿佛他们都身在现场似的,再主动说一说李延亭与李瑕的英勇,一瞬间,名传各州县,人人称道这对父子英勇。
果然,只是第二天下午,官府就知道了,衙门里特意的来了衙役要看老虎和英雄。
不仅人来了,还拉了银子来,言是衙门的赏例银子,一面安抚英雄,一面又叫改日伤好了,便去见见县太爷,说是还要深谈一番。
不仅衙门来了人,军中有个校吏也送了银子和书信来,却是来招募入军的。
里正带着村民一一的引见,并且代为收了,喜的都不知道怎么好。
古人对于英雄的崇拜是很盲目的。这个时候的李延亭父子的威信,在这县里,村里,已经无人可比
仿佛有他在,这里就有一个定村神人似的震着,没人敢欺,没人敢凌。
事实也的确如此,流民也听到了风声,很多人都从这山边上撤出去了,也不怎么敢靠近这里。这种无形的威慑,是慑人的。
一时风头无俩。
若是治世,打了虎,也就打了虎。但是在乱世,需要崇拜的时候,李延亭父子的存在,更像是一个寄托,和信任。
被虎吃过的人家,伤过的人家,都立了长生牌位,供起来。
村民更是把虎抬到了县城里溜达了一圈,喜的比过年还要夸张
而这一切的热闹,仿佛与李延亭无关似的,因为他后面真的没参与,只在家看着大狗子养伤呢,只是来来去去的人不少,热闹的不行。
而凭着这威望,风头无俩的名声,李延亭以后想要号召附近村民一并驱散山中流民盗贼等,组织人手,就会成为天然的绝对的领袖。
这件事,这只虎的作用,就在于此,是一种极强的对其它人的心理暗示。
现在若是组成民营,他不为领袖,又有谁能作领袖。
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