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思议,竟然卖得比年前还要贵了。
而且买的人还很多,一看到朱家的人过来,马上就围了过来,朱娇娇家的蘑菇干都是些普通的品种,也没有提价,就按的最低的八毛钱的价卖的,求大于供,很快朱娇娇家的柴跟蘑菇干都清空了。
这回朱娇娇家没什么要买的,领着孩子们先去供销社把这个月的缝纫机分期款给付了,就领着孩子们去名胜古迹转悠了。
上千年历史的花塔,两千年历史的古城墙,据说是陶渊明种的古树,传说与明王室有关联的古桥,还有某著名军校的分校。
一家人不疾不徐地将这些逛了一遍,看了个大概,最后转回农贸市场买了些鸡崽子鸭崽子鹅崽子,又转去一条小巷子里头吃臊子面。
在楚南县城里这种小巷子极多,一般转悠进去就会发现每条巷子里头都有那么一两家卖汤粉汤面的,米粉和碱面算是楚南特产,朱娇娇记得自家孙女儿就特别喜欢这个味儿,每次回来都要跑外头吃上几碗,在发展几十年之后米粉比碱面声名更大一些。
楚南的米粉跟面条都是店家自制的,各种配面的浇头臊子也是自家炒的,四个大人一人一碗,小姑娘两个人一碗,小伙子还小,吃不得,朱娇娇家一共叫了五碗面。
翻滚的骨头汤里煮出来的面浇上骨汤浇头,最后再浇一勺猪肉木耳丁臊子,撒上香菜和香葱,团成一团的白面上头翠绿的香菜和香葱在红艳艳的臊子辣油里流转,看起来漂亮,闻起来香味扑鼻,吃起来美味,用筷子搅一搅,夹一口面条下肚,暖一暖心口,再喝一口热汤,从心口到胃里,整个人暖了起来。
待到吃完了,眼看看时间不早了,一家人结了账准备回家了。
这年头的面都是很大的一海碗,素面八分钱,荦面1毛钱,臊子面属于荦面,一家人五碗花掉五毛钱,还好这时候还不需要配着粮票一起吃,否则朱娇娇家是不会轻易来的。
店老板收了钱还写了张单据出来,朱立勤接过单据好好收藏好,这是女儿说的,要将这些全部好好收藏,以后说不定也是一笔无形的资产。
门山小学目前开设班级从一年级到六年级都有,现在已经报名的学生约有两百零几位,要说原本去龙门小学上学的也没这么多,一共不到百来位。
现在有这么多学生,一个是一年级的新学生最多,因为大家准备把过了两岁到六岁之间的小孩都塞进学校,还有一些之前就有上过学后来因为龙门小学太远就没再去,原本留在家里帮忙干活的一些女学生又插班入学了。
这才加加减减的凑了两百来位学生。
学校到现在只有四个老师,据说开学后准备分成四个班全部在一楼上课,人数稍微少点的五六年级和二三年级在同一个教室,一年级和四年级单独一个教室,每个老师每次都要专门负责一个教室。
现在四间教室里目前只有高年级的五六年级的学生配了桌椅,低年级的一二三四年级的学生都没有配上书桌椅子,到时候开学了得自己从家里带一个大板凳当桌子一个小板凳当凳子使用。
据说最难管的一年级是朱晓菊校长当仁不让的接了下来,村里人都放下心来,毕竟一年级都是些小娃娃,没个有耐心的老师管着,家长们也不大放心。
学校已经装备好只等开学了,而大礼堂那边的大队部已经用上了,大礼堂有两个台子,一个是厕所那边的方向,一个在外边这头,而大队部的办公区域就在礼堂靠近厕所那边方面台子外头一个贴着墙建的小两层,一楼全部做了库房,二楼就是资料室和办公室。
大队长也干脆,只放了串鞭炮就把大队部给迁了过来。
大礼堂的庆祝倒是喜庆一些,当天晚上还去县城请了电影回来放映。
朱娇娇去了一趟礼堂,里面挤挤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