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运动,这场运动打退了资产阶级的猖狂进攻,为实现社会主义改造打下了基础。(注释1)
那时,工商税务都是关键部门,妈妈会很忙吧?
*
十二月中旬,沈奕铭又回到了申城。
这是他从未想过的。
申城变化之大,令沈奕铭感到很惊讶。这天傍晚,他办完了公事,去公寓探望采莲一家,还带了一份礼物。
江采莲很客气,明白这是答谢之礼。
那救命之恩早已成了过去,可沈奕铭还记得。他看着晓月,笑着说:“哎呦,晓月妹妹都长这么高了?”
江晓月抿着嘴笑着,很是文雅。
不知怎的,见到奕铭大哥就想起了七小姐的身份,那活泼劲儿也收敛了几分。
要说,奕铭大哥很有派头。
他穿着黑色毛呢大衣,留着分头,打着发蜡,很英俊,也很儒雅。他身上有着大家公子的范儿,又透着一股干练之气。
豆豆也好奇地打量着这位大哥哥,嘴里还喊着:“大哥哥!”
沈奕铭看着奕宁弟弟,摸了摸他的脑袋。听说奕宁弟弟上学了,就鼓励了几句。还从口袋里掏出了三个红包,发给三个孩子,其中,就包括毛毛的。
沈奕铭坐了一会儿就走了。
这趟回来呆了一个星期,明天一早就要赶往香江。
*
沈奕铭回到香江,就召开了家族会议。
对内地工厂改制进行投票表决。
这两年,沈家的纱厂和印染厂都走出了低谷,扩大了规模。这多亏了政府注资,不然早就破产了,在申城算是最早参加改制的工厂之一。目前,政府方面派了资方代表入驻,厂子里还是沈家说了算。
沈奕铭打算在香江和申城两地来回跑,厂里所需的棉花从香江这边转运过去。
这是沈家开辟的新财路,还专门注册了一家贸易公司,跟内地做起了转口贸易。这个思路是二叔提出来的,跟二婶也有很大关系。
对转口贸易,沈奕铭也很认同。
尤其是这趟回去,更坚定了信心。当初,二叔要做进出口贸易时,家里是存了疑虑的,他说服了父亲和爷爷,各房才掏出钱来入了股。
家族会议,林淑娴也参加了。
她和沈继昌都是贸易公司的股东,名下占了三成股份。
要说,林淑娴还是很厉害的。
她知道香江的发展靠的就是口岸优势,一个小渔村成了东方明珠,依靠的就是内地的转口贸易。跟内陆打交道放心得很,带着资方背景的企业信誉度都很高,有政府担保还怕什么?
一开始,沈继昌有点担心,可尝试了几把之后,就尝到了甜头。
这两年下来,生意逐步走上了正规。尤其是“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前夕,公司囤了一批医药器械,赚了一笔。
这也是林淑娴的功劳。
她有着前世的记忆,做生意还能亏了?若是早一点重生,只怕那三个狐狸精都能避开呢。
林淑娴在沈家的地位提高了不少,再也没人提奕宁少爷丢失之事。
说来说去,还是能力说话,她现在是沈家的帮手,就连老爷子都有了好脸色,老夫人那里也不嘀咕了,李贵贤也把她当回事儿,不敢再轻易争高下了。
当然,烦恼也有,家里住的太拥挤了,等赚了钱就买套洋房搬出去,跟大房挤在一起,想不添堵都难。
林淑娴打着小算盘,嘴角露出了笑意。
在圈子里,她还撞见了乔婉珠。
说起乔婉珠,也有一段小故事。
乔婉珠到了香江,就改了名字叫乔米娜,还约林淑娴出来喝茶。本来,林淑娴不想搭理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