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老师说:“江晓月同学,不要着急,老师这就去“毕业办”催一下……”
这件事,孙老师很重视。
要说,他是担着责任的。
毕业班的分配意愿提交上来之后,他大略翻了翻,就抽了几个低年级同学帮忙汇总。那几份“支边”申请,他都看过,提交上去之前也找了同学单独谈话。
那天,他让刘咏华去喊江晓月,可刘咏华说江晓月去医院了。他一忙,就把这事给忘了,等到名单提交上去了才想起来,结果出了岔子。
孙老师骑着自行车赶到“毕业办”,跟管分配的两位老师交涉了一下。
“孙老师,你们系是怎么回事?名单都提交上来了,哪能改来改去的?”
“许老师,按照上面的政策,“支边”要尊重学生的意愿,不能搞一刀切,既然发现了问题,就要改正回来……”
孙老师据理力争,许老师却不置可否。
旁边的陈老师插了一句嘴。
“孙老师,今年情况有了变化,支边名额扩了一倍,除了继续动员之外,每个系还要加几个指标,这也是昨天去教委开会传达的精神,各大院校都要积极响应……”
孙老师一听傻了眼。
“支边”的难度有多大?他管着毕业分配自然明白。可这么一来,就意味着江晓月的变更撤不回来了?
孙老师还是想争一争。
陈老师和许老师交换了一下意见,就勉强答应了。
“孙老师,你先有个思想准备,这指标一下去就得完成,如果提交志愿的人数不够,就要做调配……”
孙老师点了点头。
这是两码事,先解决了这一桩再说。
*
听到孙老师的回复,江晓月稍稍松了口气。
夏春望却不敢掉以轻心。
他又给张继民打了电话,托他关照一下。
张继民满口答应。
他对娇娇还有印象,那个聪明可爱的小姑娘,当年还帮着抓过特务呢。
一个星期过后。
张继民给夏春望打了个电话。
“老团长,初选名单出来了,支边那一栏里有江晓月的名字……”
“什么?”
夏春望吃了一惊。
学院不是把晓月的名字划掉了吗?怎么又递交上来了?
“老张,情况你都了解,这个能不能调整一下?”
“老团长,分配组的同志说只要是自愿的,就不能随便调整……”
“老张,你也知道晓月从来没提交过志愿,这里面的问题就不说了,关键是把名字改过来……”
“呃,这个名单还要开会讨论一下,才能最后定下来,到时候我提点意见……”
在内部讨论会上,张继民提了看法。
“江晓月同学年纪小,又是个女生,就留在本地吧……”
几个同志交流了一下,就做了一些调整。
名单审核无误后,就报到了市里。
等到市里审批下来,就会做出统一安排。
*
到了六月初,毕业分配名单下来了。
“支边”那一栏里,没有江晓月。
一家人都松了口气。
到了六月中旬,江晓月去领派遣证时,却发现她在“支边”行列,还被分到了西北边疆地区。
看到这个,江晓月一下子蒙了。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定好了的事还能改吗?
夏春望也很窝火,江采莲更是担心得睡不着觉。
“春望,娇娇这么小,从未出过远门,去那么远的地方哪行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