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95章 第195章(第1/3页)  荣华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吴郡到金陵的路程甚短,苏妙真在十九日就到了金陵顾家老宅,刚好赶上参与廿三日祭灶。

    顾家老宅只住了三房直系子孙,大房的顾长清没回来,朱氏又是个不问外务的人;二房的顾侍郎在济宁随总河开浚河道,顾夫人便也不在南京,是以只有三房的大小老少都在。

    但顾长清的这个三叔乃是南京国子监祭酒,又是一方大儒,门生无数,脾性更颇有几分迂腐,最讲究个三纲五常。故而一听说苏妙真回来,他就让妻子将理事权全部交到苏妙真这长房长媳手中。

    苏妙真叫苦不迭却又推拒不能,不得不硬着头皮上场,天天都是破晓起身,深夜入睡,可谓昼夜不停。

    祭灶这天,她看着春联、门神、神影、红穗廊灯和牛角壁灯在顾宅上下悬挂得齐齐整整;盯着祠堂西二间里祭灶黄羊下了沸水翻腾的大铜锅;查着八仙大供桌上的香蜡、纸马、灶饭、糖瓜、糖饼、江米糖、桂圆、香糟炒豆及荔枝等物摆放齐全;随后就立时前往小佛堂。

    苏妙真也不假手他人,亲自打点了香炉蜡台花瓶等“五贡八宝”。等到傍晚祭灶完毕,苏妙真在内室扫除炉灶,燃灯默拜后,吩咐着婢女婆子们将祭灶贡品装进红地儿攒花祥云食盒,让送往各房和宅外亲近族人后,这方偷了个空,歇息下来。

    她还没吃上两口热茶,陈玫却又寻了过来,拉着她亲亲热热地说起闲话来。

    讲了会儿,陈玫笑道:“嫂嫂,你真要初三就走?我今儿听母亲说,兄长的婚期定在初七,不若你多留几天,观礼完毕再回苏州,反正金陵离苏州却也不远。”

    大顺龙兴金陵,各府勋贵多半有祖宅在应天府。不但成山伯府如此,平江伯府也不例外。但陈宣前往济宁上任后,平江伯府便只剩下些看宅门的家仆。

    陈玫一个弱女子若留在里面只怕诸事不便,且陈玫又入了顾家族谱,正经算作顾家人。

    顾家三叔母又怜惜陈玫自幼父母双亡,便把她接到顾宅,同膝下的两个庶女一起教养。而陈玫也得到顾家上下的欢心。

    顾家三叔母自不消说,极是喜欢这认来的女儿,连今日祭灶都没舍得把人放回平江伯府;就连朱氏,对陈玫也很有几分看顾。是以苏妙真也不好意思开口送客。

    苏妙真用帕子拂掉身上雪青色绸绣芍药纹氅衣的点心碎末,微笑道:“夫君他一个人在苏州孤苦伶仃,我还是早日回去给他打点起居饮食,才能放心。”

    陈玫笑道:“嫂嫂和长清哥哥好生黏糊,竟是片刻也离不得。”

    又笑道:“我瞧嫂嫂前儿从库房要了把琴,昨儿经过嫂嫂院子时,也隐隐约约听到了些,只是没听出来是何乐曲……这样忙的节下,嫂嫂还如此有雅兴,离娘若寻着了空,可得跟嫂嫂好好切磋切磋,嫂嫂最近在弹什么曲子,我回去也练一练?”

    苏妙真练琴不过是自娱自乐,要琴过来也是因她走前曾在顾长清跟前夸了海口,等回苏州要把三首曲子弹得流畅无比,故而一听这话,哪能不头大。

    她当即干巴巴笑道:“其实是夫君他另度了几首新曲,妹妹就是回去练咱们也学得不一样。”

    陈玫掩唇一笑:“原来是长清哥哥特地替嫂嫂谱的曲,那难怪了。长清哥哥以前就喜欢自度曲、自过腔调……譬如《瑞鹤仙》《西子妆慢》《白石湘月》……”

    又笑道:“对了,还有那首《凤求凰》,当时余容姐姐一拿到曲谱,不到半天就弹通了,我却费了整整七日的功夫才被姐姐教会……”

    苏妙真闻言一愣,微微抓紧手中绣帕。

    陈玫“哎呦”一声,忐忑地瞅苏妙真一眼,歉然道:“瞧我,又说些年久日深的旧事了,余容姐姐毕竟已经仙去了,我实在不该提她,让嫂嫂见笑不说,反而还惹嫂嫂难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