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7章 第三十七章(第1/2页)  农女的古代生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几天的时光就这样过去,很快就到了赵小翠要到张老头家跟着学医日子了。

    张老头育有三子二女,张氏是张老头的最小女儿,前边的大姐姐也已出嫁。

    张氏的大哥张阿头,娶的是地主家的千金沈氏,提起这个沈氏,张老头夫妇就头都大了,身为千金大小姐的她,在家就是养尊处优的,也不知道怎的,看上了张氏的大哥,就这么嫁过来了,家里的活是一点也不肯干,还经常惹张老婆子生气。

    二哥张阿中,娶的是赵大妞的姑姑赵氏,这说起来这有一段故事。

    前些年,赵小牛刚刚出生的时候,赵小翠的二舅舅来赵小翠家串门子,就看上了赵大妞她姑姑了,回家去以后,就死活要张老头来赵大妞家提亲。

    开始张老婆子不答应,后来还是张老头劝她才答应下来的。

    张老头这个人向来比较开明,对于儿女的婚事一般都不强求的,请了媒婆过来赵家提亲的时候,赵大妞的爷奶还不答应,后来还是赵大妞的姑姑看上了赵小翠的二舅舅,就和父母死磨硬泡的,还搞什么一哭二闹三上吊,最后,赵大妞的爷奶妥协了就答应下来,这一门婚事就成了。

    三哥张阿尾,娶的是一个普通人家的千金刘氏,从小是跟着一个大不列颠来的番邦人(古代称外国为番邦!)长大的,所以,性格上和张老头家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其实说起这个刘氏,她原来也有一个美满的家庭,四岁的时候父母都得了重病去世了,这个大不列颠来的人看她可怜,就收养了她。

    至于她和张阿尾的认识,那时候,张阿尾刚好到了上私塾的年纪,张老头行医也赚了有些银两了,为了保证这个教学的质量好些,张老头就把张阿尾送到城里去念私塾,也不知道怎的,就和刘氏认识了,后来她就嫁进了张家。

    张氏怕赵小翠在张家孤独,就让赵大妞也跟着一起去,这样算起来赵大妞也算是到她的姑姑家做客去了。

    张氏备了一点薄礼,让赵小翠带着去,毕竟要在那里吃食住上一个月,要是没有见面礼,就算是张老头夫妇没有意见,她那几个兄弟媳妇也会有意见。

    张氏把从城里购买的鸡蛋还有大米拿一个包裹装了起来,又拿了一背篓的土豆,都让赵小翠和赵大妞一并拿去,就算是赵小翠和赵大妞在她娘家一个月的开销了。

    在赵小翠临行前,张氏还要仔细叮嘱几句,谨慎些总是好的,在别人家不比在自己家,特别是赵小翠那几个舅妈,可别是不懂规矩失了礼数。

    “小翠儿,你要去你姥爷家住上一个月,娘要先跟你说道说道 !”

    张氏把折叠好的衣服放进包裹,眸光又转向了赵大妞接着道:“妞儿,大娘说的话你也听着哈!”

    “大娘!您说,我听着呢!”赵大妞点点头,笑着道。

    张氏就娓娓道来:“你大舅母这个人,性格比较强势,又占着自己出生在富贵人家,压根就不把你舅舅当一回事,相处起来并不是那么容易,你凡事得多留一个心眼儿!”

    “你二舅母这个人,做事没有主见,说话颠三倒四的,心胸又狭窄,你跟她相处得多察言观色!”

    “我姑那性格是挺不好的!”赵大妞点头回应,表示赞同张氏的看法。

    “你三舅母,哎哟,说起这个人,可真是一个奇葩!“张氏叹息一声,“我也不知道怎么形容她,你与她相处就知道了!反正你姥姥和她啊,是经常的闹笑话!”

    叮嘱完毕,张氏让赵大妞和赵小翠先去厨房用了些野菜,毕竟这一路颠簸的紧,路程又远,张氏怕赵小翠和赵大妞路上饿着了,还是要有些东西下肚才好些。

    赵小翠刚离开,赵大权就进来,他上下打量着张氏,吸下一口烟道:“干啥呢!干啥呢!咋收拾细软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