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6章 表演体系(第1/3页)  嘘!我是网大制片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你明明写着远离,干嘛还把角色给她了?”小如指着本子问。

    “她比较主动,希望进了剧组里也能保持吧。”马奴解释道,“远离的意思是不加微信。”

    “为什么?这么漂亮的女孩儿,又是同行业,以后没准儿还有合作机会呢,干嘛不要联系方式啊。”小如问。

    “你问题可真多啊。”马奴不耐烦道,“我不喜欢这种特别会来事儿的女演员,容易惹麻烦。我喜欢冷冷淡淡的演员,有事就联系经纪公司,不用上赶子套近乎,这样才方便合作。”

    原来是这样。这点倒也和投资圈很像,往往越是高冷的投资人,越有可能给创业公司投钱。那些装的热情,爱和创业者称兄道弟的投资人,往往心里都憋着坏。

    后面的演员相继出场,虽然演的都是同一段,但表演方式却有很大不同。这引起了小如的好奇心,既然大家演的都不一样,那如何判断高低呢?不敢再打扰马奴,只得将萧鹏叫到一旁。

    萧鹏解释道,这主要是因为我们国家主流的表演方式还是用的苏联体系,也就是大名鼎鼎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也就是《演员的自我修养》那本书的作者。在这个体系下,演员的表演主要根据自己的日常体验,依靠平日的积累,找到剧情中的感觉。所以具体到怎么演,比如表达痛苦的时候是捂脸,还是捂嘴,就没有那么重要,只要和自己平时的习惯一致就可以了。

    小如点点头,又问其他表演体系是什么。

    萧鹏回道,另外两种,一种是德国的布莱希特体系,另一种是以梅兰芳为代表的京剧表演体系。因为布莱希特在构建的自己的体系之前,研究了京剧很多年,所以这两种体系有很多相似之处。苏联体系最重要的是体验,即演员要在生活中无时无刻不留心自己的体验,将体验带入表演之中。但另外两种体系都要求演员在表演时忘掉自我,保持演员与角色的距离,不要将自己平日生活里的表现带入表演中。三种体系之中,京剧对美的追求最彻底,舞台、服装、唱腔、念白都有统一的将就,用写意的方法表演故事。

    说完一套理论,见小如仍是不懂,萧鹏又举例道:“比如京剧吧,某一段戏里为了表示惊讶,主人公要吓得摔一跤,那所有人演到这段都得摔一跤,不能是你捂脸,他捂眼睛,不行,都得摔。或者好比演员哭,也不是真哭,就是手在脸上擦一擦就可以了。你一看,知道是假的。演员也好,导演也好,都不在乎你知道这是假的,但一样能感动你。演员的表演可以很夸张,咱们现实生活中,谁生气也不会大叫,但放到环境里,你就不觉得突兀,反而觉得合理。而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呢,是力求让观众觉得真实。你看见剧中人难过的时候痛哭,你会觉得是真的,你遇到这种事也会像他这么哭。越真实,你越能感到共鸣。”

    小如回忆着以前看过的电影,点了点头。原来戏剧无论是演得假也好,演得真也好,都能殊途同归,让人感动。

    “我们国家为什么要用苏联的表演体系,不用梅兰芳体系呢?”小如追着问。

    “这个说起来就比较复杂了。等马导有时间让他给你讲讲吧。”萧鹏笑道。

    面试者表演环节结束后,刘毅和马奴对着资料认真地讨论了一遍,基于演员的表现以及与角色的切合度,大致整理出了一份演员名单,让萧鹏去经纪公司一一敲定。

    小如不敢多嘴,在一旁耐心听着。听着听着便听出了门道,原来他们在演员表演之前就对每个角色都有了自己的想法,似乎人物的形象已经在他们的脑子里存在了,现在不过是对着模子选人。另一个发现是,他们在大部分人选上意见都一致,但也有少部分存在分歧,这种时候,刘毅基本都让步了。看来选演员这事儿,还是导演的意见更重要。

    关于柔柔的角色,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