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11章 第二十一章(第1/4页)  两个女人和她们的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今天爸爸的神色不对。卫强一走进院子,张时铭就注意到了。

    张时铭把正在院子里做“雪地陷阱”的妹妹拉到一边,商量了好一会儿,也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两人正说着呢,顾呦呦跑过来叫住俩姐妹,“张阿姨让你们回房间。”

    张凌歌也不做什么铺垫,除了某些儿童不宜的马赛克情节外,她把事件始末一五一十地都告诉了两个孩子,“就因为这些,我和你们的爸爸已经正式分手了,将来也不可能复合。以后他每周可以探视你们一次,你们也可以选择是否接受他的探视……当然,我还是希望你们能接受……不管我和你们爸爸的关系如何,他依然是你们的父亲。”

    说完这一通话,张凌歌没有留在房间里安抚两个女儿,而是直接回到了自己的房间。

    房门吧嗒一声关上后,目光一直追随母亲身影的张时铭,扭头看了一眼妹妹,正好碰上妹妹回视的眼光。两人的眼神在空中交流了0.1秒,就马上避开了。

    俩姐妹都注意到,母亲并没有询问她们“你们想跟妈妈,还是想跟爸爸”之类的话,就自主决定了俩人的归属——也对,张时铭和张时诵是母亲16岁后那一系列梦的产物。没有这些梦,母亲就不会找父亲,就不会去研究人造子宫……所以,也许在母亲的心中,父亲的作用和人造子宫容器差不多,都是工具型的。

    当然,卫强比一般的工具强多了。俩姐妹长大后,卫强经常一边拿着棍棒追着揍她们,一边数落她们小时候有多难带。张时铭研究过母亲这么多年的学习和科研时间表,知道自己和妹妹肯定是父亲一手拉扯大的,因为母亲根本没有带孩子的时间。

    很可惜,卫强的大部分辛酸和苦劳只能靠口述,却无法在孩子们的脑海里留下任何记忆——张时铭和张时诵已经记不得3岁以前的绝大部分事情了……所以说,在孩子幼年时费心费力是没有意义的。付出再多,孩子也不见得能记住,更不见得会和TA更亲近……当然,对于张时铭和张时诵而言,确实和父亲的关系更好。因为卫强虽然打孩子,但他陪俩孩子玩耍的时间也更多。

    不过张时铭知道,自己和妹妹与父亲的关系再亲密,未来也会选择跟着母亲。

    ……

    新华集团的孩子,长着天真的脸,做着莽撞的事,但同时,也都有一颗成熟的心。

    从记事起,张时铭、张时诵就是听着政治经济、社会文化、阴谋阳谋、商业布局长大的。虽然大人们不会在她们面前谈论秘事,但是在哪儿要搞一个几十亿、上百亿的投资,一个项目应该怎样从概念变成现实之类的讨论,依然不会特意避开她们。所以,从小她们就知道应该从哪个角度去了解世界、分析世界和改变世界。在各种宏大事件的熏陶下,张家姐妹和其她集团员工的孩子一样,成为了现实主义者。

    与此同时,这些小现实主义者,也是有理想和梦想的——新华集团,也许聚集了这个星球密度最大的理想主义者。这些理想主义者不仅在梦想的指引下,脚踏实地的建立了这个庞大的商业帝国,而且把梦想传递给了自己的孩子。

    这就是为什么母亲和父亲分开后,张家姐妹一定会跟着母亲的原因。

    从现实方面想,母亲拥有的资源远非父亲可以比拟。虽然母亲说,以后也会帮父亲拉拉活儿,但张时铭知道,母亲的界限感非常清晰,在她的心目中,至爱亲朋和路人之间有道鸿沟。因此就算她会帮父亲,对父亲事业的帮助也不会太大。也就是说,如果张时铭和张时诵跟了父亲,未来施展的平台顿时就会变得狭小。

    当然,更重要的是理想因素。

    现在的孩子,都是用“网络培养基”培养出来的。很多人刚学会认字,就已经开始上网冲浪了。因此,很小的时候,张时铭就知道集团和外面的世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