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章 四(第1/2页)  新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边圆醒来。发了消息。问候了父母。

    母亲在今年的春节前住院了。病发前没有征兆。一直有老毛病,疲劳,精神紧张时,会发头晕,卧床不起。后来母亲说,这次病发前,还感觉一直控制的很好。将近一年。这次突然晕倒在地。父亲看见母亲吐的东西里有红色像血样的东西,慌了神,打电话给边圆。通常年底一凡和边圆会回老家。他们赶到父母家,把母亲扶下楼,开车到医院。医生诊断是轻微脑梗。至于血,解释说是肠胃的应急反应。

    边圆之前很少进医院。父母虽是年纪大了,少不得跟医院,医生打交道。但一般都是常见的小病。母亲不舒服了,父亲能照顾。父亲病了,母亲也能对付。只是这次母亲的病大家有些心慌发怵,父亲才是接受了边圆要求轮流照看的要求。

    边圆亲眼看见医院里七,八十岁的老人。医生轮流几个小时的类似人工呼吸的救助。事后医生道出实情,救助前已是判断无救,只不过是等待家属陆续到来,安慰家属的情绪而已。或者是安慰医生自己的良心吧。

    得失心重的人,可以到医院的重症病房看看。身体巨大的疼痛造成心理,生理的不适,让人无暇,也无力想得失。只想活下来。觉得生病前的状态才好。哪怕不富有,没有好房,好车。能吃能喝能睡能顺畅呼吸才觉舒坦。

    但是病好过后却是又不知足。回到固定的环境后仍是跟别人比,跟别人争,盘算别人有的什么我还没有。永远没有心理平衡。

    边圆想,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林。有道理。隐于世是更难的事。

    恐怕要隐,对于她来说,只有时不时脱离固定环境,才会有内心真正的安宁。

    父亲回了信息,说母亲现在状况不错。

    父母亲都不是愿意住院的人。记得母亲那时碍于医生说要观察才在医院熬了一个星期。之后,立马要求出院。在家静养。

    洗漱完后,边圆打开电脑。准备继续写作。

    一直以来,她既想要与丈夫孩子朋友的入世的生活,又想与这样的生活保持距离,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世俗中她的生活过得去,不算好,也不算差。

    写作对于她来说,由于生活态度的不彻底,不能把自己完全的交托,这里的交托应该有两层含义。一是即便现在是自由人一个,做不到全身心投入写作。原本想辞职后蓝心大了,操的心相对少了。静下心来可以投入更多的时间来写作。无奈一个家庭涉及到的现实里方方面面的事,还是会牵制边圆的精力。一直以来对家庭尽责的边圆,如同一凡守护着她和蓝心一样,守护着一凡和蓝心。二是边圆觉得写的文字有所保留。尽管边圆觉得作品里的表达足够真实,强过有时在世俗生活里人前的表演。但总觉还可以更真实些。始终却迈不出这一步。余华说,人类无法忍受太多的真实。一凡,蓝心是人类的一个。边圆忍受不了他们忍受不了太真实的爱人或妈妈。所以写的东西偏向温和。

    写作始终只是她生活的一部分。

    这样她的生活始终是平衡。波澜不惊,有惊无险。

    她能感知内心的不满足,她相信若是完全的交付,她能写出好的东西,但同时会失去的东西她心里历历分明。她会没有足够的时间陪伴一凡和蓝心,特别是蓝心,成长的喜悦和困惑从小到大习惯和她分享。投入到写作,边圆知再无耐心和精力顾及到蓝心的感受。她是有掂量的。她不愿失去。或者说,因为需要付出得多,一定会有失去。她不愿失去。那是她前半生所有的努力。

    这样看似的平衡,使她既无法充分地过自己想要的生活,也无法享受普通人生活的快乐。

    边圆宽慰自己。本来凡人的生活不存在满足。总有欠缺。即便有快乐,也是转瞬即逝。痛苦就在下一个拐角处等着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