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住了。白玉堂抱着徐庆随便找了家客栈,又找客栈老板借了辆板车,拖回山上与守在那里的展昭会合,好容易才将那十数人从山上拖下来。白玉堂挂念徐庆,匆匆赶回客栈,只展昭独自将人运到县衙。其时天已又擦黑,他筋疲力尽,在县衙歇了个把时辰,免不了向包拯略作解释。包拯以救人为要,问了他落脚之处,也就不再多留。此时既然找来,这一“详叙”,绝非一时三刻之事。
白玉堂打了个哈欠,向对面一间房指了指,道:“我只要了两间房,既不想你们扰我三哥,只好勉为其难,让你们来扰我了。”说着推门进房,顾自往床边一坐。
包拯和公孙策已是见怪不怪,自行在桌边坐下。展昭关了房门,坐到他们对面,问道:“先生觉得何处可疑?”
“最先醒来的是个壮汉。虽然已经颇为消瘦了,仍瞧得出从前是干重活儿的。”公孙策道,“他说他是有一天走在路上,见一个姑娘好看,忍不住走近多看了两眼,就被那姑娘当头打晕,再醒来,就在那里了,也不知在里面呆了多久。然后醒来的是个少妇,说自己记得清楚,只去了两日,因此倒没有特别虚弱。她说是在自家后院里喂鸡时,隔篱看见一个小丫头摔倒在地,忙过去扶,才扶起来,就不知怎的晕过去了。还有那个六七岁的小孩儿,说是从学堂出来,听见树上鸟叫,一时贪玩,爬去掏鸟窝,在高处瞅见一个少年,对他举着一只笼子晃荡,笼子里有只大蛐蛐儿。他高兴地朝那少年呼唤,不慎从树上跌下,这才人事不知。”
展昭听得云里雾里。包拯看出了他的疑惑,笑道:“你定是觉得,这些都没有什么好奇怪的。那石屋的主人既要将他们关进去,总会想些法子。”展昭道:“正是。”包拯道:“那他们晕倒的方式,自然也是有人刻意为之,而非巧合了。”展昭道:“不错。”包拯道:“若是寻常百姓,人家怎会设下圈套呢。况还个个一击必中,想也是花了心思的。”展昭笑道:“那人关了他们起来,自是有缘故的,可他们自己又有何可疑呢?”
公孙策摇了摇桌上的茶壶,笑道:“我只说有可疑处,可没说是这些人可疑。”他倒出一点残茶,用手指蘸着在桌面上画起了圆圈,“我又仔细问了问,虽对你说的缘故还没点头绪,却发现了件有点意思的事。那个小孩儿,姓时。”
“那又怎么了?”一直假装自己不在的白玉堂终于忍不住开口。公孙策笑了一下,向展昭道:“这个姓在本地十分生僻。据我们所知,近十年来只有一户人家,是早年间从外地迁来的。这家是兄弟两个,弟弟还在这里,就是那小孩的爷爷。哥哥早些年回老家去了,乃是前任县令郑大人在时的一个师爷。”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duge.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