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我脚下这一级开始数。买,不买,买,不买……
最后数到的是不买。
我轻勾嘴角,微微一笑。
不买?怎么可能!我那么喜欢那本书,不买怎么行?
如果不买,我一定会时时刻刻都想着那本书,牵肠挂肚。不如直接买下来完完全全断掉念想。
知识是无价的。
而且,钱留着不花,它也不会生崽。花出去的钱才是钱。
钱不是省出来的,是赚出来的。
如此说服自己。拿起它,交钱,买下。
直到后来我才发现自己的决定是对的。这是我目前买过的最贵的书,也是我最喜欢的一本书。每天对它爱不释手,爱惜有加。
周末的天气晴好,散步去看荷。
路上买了一本杂志,一块蛋糕。
卖杂志的店同时还卖本子、笔、文件袋之类的文具。看到店门口有一个女孩捧着一本杂志看。也许是因为当时人不少,老板娘便催那个女孩:“不买不要在这里看,挡着人家路!”
女孩听了,赶紧放下杂志,满脸通红,低着头快步走了。
有人到店里问有没有某某杂志,老板娘立马说有。然后拿出两本,一本是上一期的,一本是最新一期的。问那人要哪本。
老板娘看那人两三秒没说话,立马两眼放光:“还是两本都要?”
那人终于选了其中一本。老板娘见此情况,立马收起笑容,脸拉得像马脸一样长:居然只要一本?我的殷勤白献了!
然后摆个臭脸,嫌弃无比地接过那人的钱。
老板娘把头发梳得光光,皮肤偏黑,眉毛像纹过,穿着黄色带斑点布料看上去挺凉快的连衣裙,拿把扇子扇,一只脚脱鞋交叉在另一只脚上。悠闲无比。
大约中年。杵在门口那儿站等收钱。每收一次钱都不着痕迹地得意半秒。
见此情景,买杂志的心情顿时消了一半。但转念一想,我买的是杂志,不是这家店的服务。我买只是因为我想要。各取所需嘛。
于是忽略老板娘,拿了杂志给钱走人。
离荷塘越来越近,越来越期待,越来越激动。脚步不由自主轻快。
记得上一次看荷的时候,我还是陈凌菲。那时是冬天,荷塘看不到一片有生命力的荷叶,更别说荷花了。全是枯萎的残骸,寥寥一点点靠着岸边苟延残喘。
现在已是夏天,看到的完全不同。
一靠近荷塘,就被眼前的景象吓到。也许是有冬天那样的对比,眼前的一幕显得无比的壮观。
绿意盎然生机勃勃的荷叶铺满整个荷塘,挨挨挤挤,密得没有一丝缝隙。远看根本看不到荷塘里的水,看到的全是荷叶。
荷叶们争先恐后想要露出整片叶子,每一片荷叶都争那点可怜的空间。有些不够高的荷叶争不过,叶片歪倒在一边,但也挡不住它们强烈地想要“露脸”。
更“矮”一些的荷叶,在水面上甚至看不到茎,看到的只有飘在水面上的一片叶子。
密密的荷叶中夹杂着少许莲头。这些莲头朝向不一,显得个性十足。看得出是花瓣凋谢后留下的花芯部分。
找地方坐下。一边赏荷一边看杂志吃东西。
感觉杂志没有以前那么厚了。翻开看页数,果然,原本九十六页变成了八十页,少了十六页。
价格没变,量却变少了。广告经常说“加量不加价”,这是“减量不减价”啊。
以前看过这个杂志,很喜欢,文艺味儿十足。
但,不知道是不是功利心驱使,现在杂志里的文章充满铜臭味,再也不是以前那个味道。我最喜欢的栏目也因为减少页数被删掉。
翻来翻去,内容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