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章 南北(第1/3页)  归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今而天下三分,北黎幽州、南月广陵、西楚楼兰,其实早在几百年之前并未分得这般清楚,只不过后来重臣专权,皇帝年迈无子,这才硬生生的被分割了去。

    虽说签了和平协议,又有两国联姻,但到底不过是做给世人看的,一张白纸而已,谁也未有当真,多年下来仍旧矛盾不断。

    西楚地处河西一带,多为草原,地貌广阔,牛羊成群,万里无云,但各中不足的是天灾不绝,以至于人烟罕至,远不及南北之地繁盛,故而最是安宁。

    与西楚不同的是大多数人在谈到南月之时时多以“鱼米之乡”相称,清淡雅素更是被体现的淋漓尽致,但唯一遗憾的韵味有缺,多半指的是湿气颇重了些,不过也有人觉得阴雨连绵之中的粉墙黛瓦,才最为好看。

    因有秦岭淮河,造就南北之分。

    北黎山环水绕,沃野千里,到了冬日,雪景更是一绝,不过说来也怪,四季分明的北黎却异常干燥,每每到了柳絮纷飞的时节,总是飘得人们睁不开眼睛。

    然而北黎向来注重军事,便是在朝堂之上也是能看得出的,不过虽说武将之言更有分量,但皇帝最擅长的莫过于掣肘权衡的那些手腕,使得文臣倒也不至于自觉毫无用处。

    南北两地百年来相安无事,可十年前的秦淮一战,北黎几乎倾尽了举国之力,除外年幼的穆王与皇十子苏珞,其余皇子皆领兵出战,不过好在并无伤亡。

    秦淮一战断断续续持续了将近一年,因着南方人熟悉水性,北方并不重视,故而此战打得颇为吃力,再加上人力物力的消耗,将士疲于征战,皇帝几番思虑之下不得不选择退兵,宣告秦淮一役结束。

    经此一战南北损失惨重,为稳民心,两国最终商议以交换质子作为条件,北黎皇帝虽有不甘,但如今的局面休养生息方为上上之策,便也点头同意了。

    自此,百姓们难得有了十年的安宁。

    多年以来,万物百废待兴,纵使恢复了原有的兵强马壮,但也无人再提南北之争一事了。

    “皇家娶亲,果然不同。”

    一人在旁附和道:“那可不是,曹尚书娶妻,商阳长公主下嫁,虽说这长公主并非是陛下一母同胞的妹妹,但到底看着长大的,最是疼爱。”

    “可怜了曹夫人,原是曹荣正妻,现下只能以妾室自居,就连那还未出生的孩子也成了庶子。”

    此话一出,众人皆是唏嘘。

    “这曹荣夫妇不是恩爱和睦吗?怎的就同意了这门亲事?”

    “陛下下旨,何来拒绝一说,不过早就听闻商阳长公主有意于曹尚书,只是临了了却娶了别人,还是一个孤女,无家无势的。”

    “这曹老夫人难道就能同意?”

    “哪会?但是曹尚书执拗得很,扬言非她不娶,跪在府门前不吃不喝了三日,老夫人心疼,没了法子才不得不开口答应了,这件事当年可是传的沸沸扬扬、人尽皆知的,不过好在曹夫人聪慧,多年下来讨得老夫人不少欢心,倒也认了这个儿媳,这不,谁曾想好日子没过几天,造化弄人。”

    “是啊,想当年曹尚书还是公子排行榜第二的人物,多少闺阁女子仰慕,当年的那桩婚事可谓羡煞旁人。”

    “不过说到公子排行榜,怎么也没想到榜首居然叫南月质子夺了去,也是一件奇事。”

    “传闻这个南月质子肤白似雪,终日怀抱琵琶、手握昙华,性子温润清冷,只可惜啊,是个多病多灾的,囚于浮生阁,到底也没多少人见过。”

    突然一人忍不住问道:“与他最为熟识的想来也只有榜上排名第三的穆王殿下了吧?”

    “不错,不过说起穆王殿下,倒有一件趣事。”此人笑道,“当年南月质子初入幽州,与穆王偶然一见,不知怎的,穆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