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13章 送君回宫(第1/4页)  孤鸿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柳之,这总不会是你的吧?”容与用袖子细细地擦了擦刀鞘上残留的泥土,刀鞘上木刻的“柳”字在微光中一撇一捺都清晰可见。

    刀鞘由金属镶边,除了裹上的泥没有擦净和几处蹭不掉的斑痕,没有明显的锈迹,鞘口还有一圈柳条花纹精心地雕刻其上,单从刀鞘的做工来看,其主人定不是个无名小卒。

    “带‘柳’字就是我的?先生的想法未免太过狭隘了。”顾柳之将身子靠近容与,在他耳边笑道。

    容与用手摸着被他的气息吹得痒痒的耳朵,眼睛还是好奇地盯着刀鞘,道:“这有什么,我看到柳树都能想到你。”

    “真的吗?”顾柳之饶有兴致地问道。

    “是,是,是!柳之,你说这个刀鞘是不是有人最近丢的呢?”容与快速地转移话题,不给顾柳之沾沾自喜的机会。

    “不对,刀鞘表面上看起来没那么旧,只是因为它是用金子镶制的,与一般的铁制刀鞘相比,能让它长出斑痕少说也得十几二十年。”顾柳之又打量着刀鞘,若有意思道。

    容与猜测道:“会不会是挖这条密道的人遗落的?”

    顾柳之摇头,“不知,不过提起十几二十年前有什么事和这‘柳’有关系的,还真那么一件。”

    “你可知二十多年前让天下人唏嘘的‘杨柳之争’?”顾柳之又问道。

    容与凝神思考后,方道:“知道,‘杨’指的就是当今皇室,‘柳’是造反一派,难道……”容易惊讶地指着刀鞘道:“这是他们遗落的?”

    “也许是,也许不是,而只是某个也姓柳的人落下的。”

    “柳之,你说令人唏嘘又是为何?打倒叛乱者,还天下一个太平有什么不对吗?”容与不解,就是现在吴国的统治也不至于走到民不聊生这一步,二十多年前的吴国应该正是处于鼎盛时期,出现叛国者就已经足够让人惊奇了。

    顾柳之扭头环视了一周黑漆漆的山洞,除了两人中间的一点萤萤火光,映照着彼此俊秀的脸庞,周围的黑暗如墨般侵入,给人以窒息的压迫感。

    “现在说?你不怕黑?”顾柳之盯着容与眼睫垂下时在颊上打出的一片阴影问道。

    “我何时怕过黑?!”容与一脸莫名其妙地反问道。

    顾柳之牵了牵嘴角,笑道:“你不怕就好,不过这里太过潮湿,气味也难闻,要不我把你送出洞再说?”

    容与跟着很小心地看了眼周围,马上又转回头,看着顾柳之手里的火折子道:“进了宫就会有巡夜的护卫,被发现了可了不得,还是这里安全。”

    顾柳之没有说话,只指了一个方向。

    漆黑得伸手不见五指的山洞,对容与来说就只有一个方向,指哪都一样,但是不用动脑子都能想到,顾柳之指的是回到刚才的入口,容与坚持着说道:“就在这吧,黑一点正适合讲讲往事,出去的话等一下我还要重走一遍。”

    “你还是怕黑。”顾柳之一眼就拆穿了容与的小心思,见容与有些不悦了,顾柳之随即正经起来说道:“此事发生在二十一年前,平息之后圣上就下令全国百姓不得妄加谈论,一旦发现一顿重罚逃不了。以至于后来,真相也就随着销声匿迹了。你不知道也情理可原。”

    容与心里不服气地想道:“你也没比我大多少,怎么就知道。”但顾柳之一向这么厉害,就好像什么都懂,什么都会,什么都不用担心,容与习惯了他会知道那些出人意料又理所应当知道的东西,说是不服气,其实是由衷地佩服,一直也都是佩服。

    “我不过也是师父他老人家告诉我的。”顾柳之仿佛能看透容与一切的小心思,自打自招回答道。

    “前朝建立的大一统局面随着其政治的腐败慢慢走向衰弱,众所周知,其后多地出现挥杆举旗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