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章 报复抛妻弃子爹(三)(第2/3页)  纨绔子的穿越历程(快穿)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才的伤感不妥,这才瞬间又在脸上挂了笑容。

    这是个善良的老人。周安心中一暖。

    “五婶子,听说栓子的婚事成了”舅妈见状,连忙转移话题。

    “是啊,定的大石村的王大壮家的小闺女王青,明天两人准备进城去。”说起儿子好事将近,五婶子脸上的笑容就更深了几分。

    “栓子的事成了,也就了了我一桩心事。”

    “栓子这么孝顺,您的好日子还在后头呢。等着来年,让儿媳妇给您抱个大孙子吧。”舅妈笑道。

    “希望吧,我对孙子孙女都不挑的,孙女我也稀罕。”五婶子挺开通的。

    “姥姥,我也要去进城。”周安连忙说道。

    他也不清楚他为什么这么说,但是,如果想不出办法来的话,出去走走,也许会遇到什么机遇也说不定,或者受到启发,想出什么好主意也是有可能的,在家里闭门造车,以他一个前世纨绔的头脑来说,还真不一定有什么进展。

    时不待我,只争朝夕啊。

    时间过一天,距离舅舅出去打工的时间就越近一天。

    五婶子和姥姥舅妈都笑了起来。

    “你才多大,就要进城”这个年月,家家都穷,一般人是不进城的,进城干什么兜里没钱,买不了干看着有什么意思

    一般只有婚事定下来的年轻男女,才会去进城,买买衣服,看场电影。逛逛公园,下下馆子。

    成家的人,就是去城里有事,也不说进城,只是说,去哪个单位或者哪个地界办点事儿,去哪个亲戚家走了亲戚什么的。

    “进城”仿佛成了现在年轻男女过了双方家长明路的谈恋爱的一种代名词。

    周安适时的露出一副茫然的表情。

    “姥姥,我,我就是想去城里看看,是什么样的。”周安越说声音越低,最后低下了头。

    姥姥本来就心疼这个小外孙,本来他生父也算有了大出息,考上了省城里的大学,本来她还以为外孙们会苦尽甘来,唉,只可惜。。周建设这个狼心狗肺的自从考上省城大学,一封信没回来过,他们也不是没往学校里寄过信,跟石沉大海一样,音讯全无。

    她不是没想过去闹一闹,为自己女儿要一个公道,只是,要是一个两个知青这样,公道还好讨,可十里八乡的知青,好多都这样,扔下乡下的孩子跑了的太多了,不只男知青这样,有些女知青也这样,她们怎么就忍心呢,这可是自己肚子里掉下来的肉哇。

    老话说,法不责众,大家都这样,他们要个说法还真的就挺难的。

    她有时候也不理解 ,这世道怎么这样了。

    以前她也听说过,早先民国的时候,好多进步青年,都和家里的老婆离了婚,娶了自己在外面认识的有文化的女青年,说包办婚姻是什么封建糟粕,说白了,不就是父母做主的嘛,当时不是他们自己乐意,能拜堂成亲呐,咋就成了糟粕了呢这些知青也是,好多不都是家里孩子多,做为最不受宠的孩子被家里推出来的嘛,到农村里,干活又不行,觉得回城无望,才结婚的嘛。结婚是他们自己愿意的,又没人逼着他们。自由恋爱,这不是封建糟粕了吧,咋最后又是一个个的回了城都要离婚了呢,还连亲骨从都不闻不问呢。

    听说他们有的说和乡下的老婆老公没共同语言,没共同语言你当初为啥要结婚呢干吗不自己一个人单着娶的都是乡下出众的姑娘,嫁的也是乡下出众的小伙子,结果,回了城,就没共同语言了,以前没回城希望的时候,反正以她老婆子看,不挺有共同语言的嘛。

    自从七七年后,和知青结婚的家庭,扯皮的事儿太多了。他们袁娟和周建设当初也没打结婚证,这理论起来,就容易落下风。就是找着人了,他要说没钱没收入回不去,还得被反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