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68、谍者公主(第2/3页)  主角光环(快穿)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函只是替她说了。

    在见到殷太后的那一刻,萧函还感觉到身体意识的真正释然,显然是心愿已经达成了。

    原来穆华翎的心愿这么简单,不过是有朝一日能归国罢了。

    她自刎赴死的那一刻想的不是北殷大业,也不是喜欢过的司徒怀箬,只是眷恋殷国的星沉月朗,不能回去再看一眼。

    其实长亭相见叙面也不过短短两三刻,殷太后想说的话也太多,只轻抚着女儿的乌发,一派温情脉脉。

    北殷一旦开战,北殷潜伏在大兴帝京运作的暗探一是自然不可避免随之暴露,只能立即撤退,尤其是她的女儿华翎,她是北殷暗探首领,有统帅调令之职,无人可代替,断不可能在战局计划成败出来之前先行离去。

    而她在大兴多待一日,就有性命之忧。

    所以在一得知收回云朔,殷太后既喜又忧,连下数道急令,务必保护公主安危。

    “太后。”旁边的宫侍有些不敢出声,打扰了太后与公主母女团聚,但时辰已经到了,太后也该回去了。

    当殷太后起身后,她看上去有一种慑人的威严,而且积威甚重,她的神情更显出她一向是唯我独尊,从来也没有人敢反抗她,方才在萧函面前展露的柔情亲切仿佛像是错觉。

    多年骨肉分离,令殷太后更是迫不及待想要早点见到女儿华翎。

    而见到华翎平安,毫发无伤,殷太后才安心下来,她毕竟不是拘泥于私情的普通女子,而是北殷的摄政太后。

    离开日已是不易,再久了只怕会引起有心人注意。

    殷太后只能按捺下心中的感情,看着华翎,语气似是极淡道,“母后在雍都等你,你皇兄也很思念你。”

    萧函轻轻点了点头。

    殷太后要先行回王都,倒在萧函意料之中,她平静地目送着殷太后的车驾和随行护卫的甲士离去。

    萧函也经严鸮将军的护送,又抵达了北殷国都雍都,却没有直入雍都,而是去了雍都外的别苑。

    穆华翎自幼被殷太后送到大兴,统领北殷暗卫营,本就是一件极为隐秘的事,外界无人知晓,而在北殷的说法便是,华翎公主年幼体弱,染上重病,长年在别苑休养。

    殷太后何等心思缜密,还在别苑准备了一位替身,扮作华翎的样子,以对外宣称体弱多病为由,长住都城外的别苑,甚少出现在人前。哪怕是参加国宴祭天这样重要的场合也是戴着面纱,说蒙面是怕过了病气。哪怕是一母同胞的皇妹也很少见到替身的真容。

    可以说,殷太后把一切都安排好了,就等着完成大计召女儿回来,恢复公主身份。

    只可惜,小说剧情中殷太后没能等到华翎回来,等来的是她的死讯。

    能想象得到,殷太后蒙丧女之痛,大受打击。

    殷太后在外名声虽是权倾北殷,野心勃勃,但爱女之心却也是极为真切的,小说里穆华翎殒命三年后,殷太后便与南梁达成结盟,合攻大兴,引发祸连数千里的烽火战事,还受世人唾骂。

    此举削弱了大兴实力,但反倒让燕殊有机会在皇权衰弱混乱之时崛起,而殷太后最恨之入骨的秦葭却找不到人。殷太后就更恨大兴了,势要以大兴将士的性命来祭奠她香消玉殒的女儿。

    最后秦葭说动了南梁皇子,在联盟中狠狠捅了北殷一刀,陷北殷于圈套之中没有救援。北殷最后大败退兵,元气大伤,再无争霸统一天下的实力,而秦葭与燕殊由此收获不世之功,成了大兴的功臣,因平庸无力救国又失了兵权,皇帝迫不得已让位于燕殊。

    这样看来,殷太后这位大反派,非但没能要得了秦葭燕殊的命,反而还大大帮助了他们,为他们扫清了障碍。

    这主角光环可真是不小啊,萧函感叹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