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在改老书(第2/3页)  从1992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床头对面贴着的海报,心里顿时有些不爽。

    海报,是四大天王之一的黎明。

    留着同样的四六分发型,脖子上挂着一条白围巾。

    再瞅瞅镜中的自己。

    特么,居然快跟自己一样帅了。

    沈浪很是不满。

    走到海报前,顺手撕下,然后拿起昨天买的海报换上。

    黎明变成了黎姿。

    同样姓黎,但感觉顿时好了很多。

    对着海报亲上一下,沈浪像个傻子一样裂着嘴笑了起来。

    现在是1992年啊。

    更准确的说,是1991年的年底。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国外遍地都是韭菜啊。”

    二十年后,某位大声告诉世界我对钱没兴趣的大佬此时还在当小贩;二十年后,某位大佬更会说,只要站在风口,一头猪也能飞起来。

    时势造英雄。

    在神州变革的大势中,无数人站在大势最前段,成为了时代弄潮儿。

    互联网大佬、地产大佬以及聚焦在了全世界的目光下的大佬,无不是崛起于九十年代。

    但是,他们都不是全世界的弄潮儿。

    对于沈浪而言,很清楚一件事。

    经济、产业的结构都有一定的周期性,真正赚钱的东西从来都不是某个产业。

    资本的力量可以决定一个时代兴衰。

    需求和价值,在资本的推动下一切都是理所当然。

    只要运作手段和资本足够,它可以让狗屎成为黄金,也可以让黄金成为狗屎。

    就像火箭上面打鸡蛋。

    只要实力足够,那就可以无限的以钱生钱。

    或者说,当镰刀手。

    八十年代中期,扶桑经济一路疯狂向上,但到了八十年代末,扶桑国昭和时代结束。

    随着迪宫的离世,号称一个东京就能买下整个美利坚的扶桑国经济开始崩溃,直至永无复苏之期。

    日元在短短两年时间内升值了近一倍,日经指数从90年的39000点一路狂泻到了7000点,扶桑地产更是埋葬了二十年之久。

    数百万亿日元资产在经济的持续剧烈动荡中被蒸发。

    1991年12月。

    号称全世界最强大、国土面积最大的苏维埃解体分裂成了十五个国家,在它的解体之中,价值十几万亿美元的资产也化作了飞灰。

    卢布坚持了六十年的币值,从1美元兑换06卢布,贬值到了后来的1美元兑换24000旧卢布。

    武力不可战胜的北极熊,在金融战争上输的底裤都保不住

    有着对未来近二十年的记忆,国内乃至于全球资本市场那些被记载于历史的重大事件,沈浪想不知道都难。

    现在,他只要抢占一丝先机,就会有大把大把美味的麦苗状蔬菜等他收割。

    “外耳科目百科吐1992,我的韭菜们,你们等着我噢。”

    “咚咚咚。”

    敲门声响起。

    接着,就是母亲王秀芬的叫喊声。

    “小浪,起床没,吃饭了。”

    正在想着该怎么用棍把天捅破的沈浪脸色一苦,谁让他现在的身份还是学生。

    沈浪推门而出。

    看着母亲尚还年轻的脸,他眼中闪过一丝难以察觉的孺慕之情。

    “妈。你真好看。”

    “噗。”

    王秀芬笑出了声。

    自家儿子什么性子她这个当妈的哪里会不知道。

    柔柔弱弱,腼腆的不行,在学校里天天被人欺负不说,还连回来说都不敢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