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六十三章 变迁(第1/2页)  银河科技帝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一个新事物的诞生,往往代表着与之相对应的旧事物要退场。

    榆林市城区。

    沙河农贸市场。

    一个经常在路边摊买菜的大妈,最近非常困惑,因为之前一直在农贸市场门口摆摊的好几个老熟人都不见了。

    她看到一个开着三轮车卖香蕉的中年人,连忙走过去。

    “虎子!最近怎么没有看到章老头他们出来卖菜?”

    “原来是李姨,来点香蕉不?”虎子连忙笑着打招呼。

    “这一串。”大妈拿起一排小米蕉给虎子,然后接着问道

    “最近章老头他们怎么不见踪影,也没有听到创啥城市要大检查之类的,咋回事?”

    “喔!李姨是问章老头他们啊!他们回村里面养老去了。”虎子一边说,一边麻利将小米蕉称了。

    “养老?章老头又没有子女,难道上面出新政策了。”大妈一头雾水。

    虎子摇头解释道

    “不是,是他们的田被一个大公司租了,听说一个月有一两千块的租金,过些日子我也要转行了。”

    “原来如此,你咋也要转行了?你家的地也出租了?”大妈好奇的问道。

    “没有错,我家几亩地也租给大公司了,村里面要搞一个农家乐,我回去帮忙了。”虎子笑嘻嘻的回道。

    “来李姨十块钱。”

    接过一袋子小米蕉,大妈从钱包之中取出十块钱给虎子。

    “不摆摊也好,省得做个生意担惊受怕的。”

    “那是,咱们摆摊是迫不得已,管理的人也是迫不得已,要是生活过得去,谁愿意到大街小巷摆摊。”

    “你们的农家乐啥时候开张?我到时候带几个老姐妹去沾沾喜。”

    “8月24号,李姨来我一定给您打八折。”

    沙河农贸市场门口的情况,其实就是八个试点城市的缩影。

    丰都集团的农村合作社,已经初步产生一定的社会影响。

    很多农贸市场门口或者大街小巷之中,那些自产自销的摆摊农民,正在快速的消失。

    而不少农村的年轻人,一部分也回流农村,一部分成为丰都集团的员工。

    毕竟配送员、搬运工、货车司机、仓管员、销售员等等,这些职位都是需要大量的劳动力。

    事实上,丰都集团在八个试点城市至少直接创造二十万个职位,初步改善超过三百万农民的生活。

    而这个进程正在更加的深入和扩大。

    丰都集团和社会研究所,正在研究让农村合作社更加的健全和多元化。

    比如经营农家乐、打造特色乡村旅游、发掘本地特色产品等等。

    要深度挖掘本地区的潜力,打造多元化的乡村经济。

    乡村在一定程度上,是一个国家的泄洪区。过度城市化,往往会带来很多的问题。

    一旦大量的人口集中在城市之中,必然导致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质量下降、就业困难、农田抛荒等等一系列问题。

    看看南美洲的桑巴国就知道,快速的城市化,加上中等收入陷阱,直接造成了大量的失地农民,变成了贫民窟之中的一员。

    黄豪杰已经指示李建华,对于各个农村合作社成员进行全面帮扶。

    当然这个全面帮扶,并不是直接发钱之类的,毕竟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主要是给工作机会、让村民制作一些民俗工艺品之类。

    另外就是在农村大力推广风电和太阳能发电。

    目前银河科技的石墨烯太阳能发电薄膜,已经研发成功。

    这些风电和太阳能发电产生的电力,村民可以自己用,也可以集中卖给银河科技的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