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章 电台?!(第2/3页)  你要做影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足又说了一个小时。

    等熊大维和魏良富下台回到化妆间,才知道昨天那对说相声的同行以后不会再来了黄经理把那两人给开了。

    春和堂是个小剧场,容不下两组都说相声的,那两人说的还是好几年前的老段子,从来都没变过,顾客们也早腻味了。

    市场就是这样,你有本事,你就吃大头的,余下那些普通的,捡剩下的边角料。

    算上花篮的打赏,两个人今天一天拿到了六百多块。

    晚上回去魏胖子甚至奢侈的买了瓶七十多的好酒,和熊大维好好庆祝一番。

    几天之内,熊大维和魏良富在春和堂的名头,也经由顾客们口口相传,慢慢扩散了。

    没有网络的时代就是这样,如果不通过广播电视报纸杂志这些媒体渠道,任何消息的传播都是很慢的。

    春和堂的顾客,都是附近十几公里内的市民,他们会口口相传。

    有什么新东西,都是在街头巷尾的闲聊中扩散的。

    今天晚场有位顾客,就是听到家人的闲聊,才特意来的一趟春和堂。

    杨永亮是在广播电台工作的采编,他本人并不热衷于茶楼。

    对相声也没什么特别的爱好。

    只是因为工作的关系,在录节目的时候,旁听过很多相声表演,也和相声演员们聊过天。

    传统相声、新派相声和脱口秀都有。

    听得多了,欣赏的水平自然也就高了。

    家里老人说春和堂新来的两人,相声段子说的不错。

    他其实并不相信,这几年,他什么样的相声段子没听过。

    见家里人约上几个同好,早早的就直奔茶楼,杨永亮也按捺不住好奇,跟着来到春和堂。

    春和堂有十多年的历史了,他小时候就跟着爷爷来过不少次,对这里的零食、点心记忆深刻。

    那时候台上表演的还是传统曲艺,唱黄梅戏,唱昆曲的,还有穿着长衫大褂说相声的。

    不过他对舞台上的表演并不感兴趣,尤其是那些唱戏的,咿咿呀呀老半天,甚至听不懂在唱些什么。

    长大了之后他就很少再踏入春和堂。

    电视机里面唱唱跳跳的小姐姐们,可比茶楼的表演好看多了。

    其实不光是杨永亮,年轻人对茶楼都不感兴趣。

    中间听说春和堂换了两次主人,后来改成了歌舞、魔术、滑稽剧、相声都有的大杂烩,主要顾客也变成了四十岁以上的中年人。

    杨永亮进门之后,很惊讶的发现茶楼居然快坐满了,楼上楼下都是人,热闹非常。

    就连他的父亲也感慨多少年没这么热闹了。

    对四十岁以上的人来岁,茶楼是他们年少的记忆和生活的一部分。

    但对杨永亮来说,只有点心和瓜子,还是原来那个味道。

    九点一到,原本吵闹的春和堂瞬间就安静了下来。

    他同桌的老街坊还低声说着“来了来了。”

    穿着粉白色旗袍的主持人,倒是让他眼睛一亮,心道这老板跟的上时代。

    跟着上台的就是说相声的两个人。

    只看两个演员,就让他忍不住一乐。

    一个高一个低,一个廋一个胖,一个白一个黑,一个帅一个丑,对比强烈。

    黑胖子笑眯眯的,廋的还有点严肃。

    两人往五台中间一站,喜剧感就冒出来了。

    还不到两人张口,掌声就响了起来。

    相声开始之后,杨永亮很快就忘了自己是来干嘛的,每个几句就被逗的哈哈大笑。

    尤其是在听到那句“制片在屋里躺着那”,更是乐的直拍桌子。

    整场四十分钟听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