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81章 臣还有事奏(第2/3页)  聊斋县令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兴建伯所奏何事”景安帝也有意糊弄过去,便开口直接询问起周昂来。

    这御史弹劾,关键其实还在皇帝,有些弹劾的奏折皇帝可以留下不批复,那样流程始终就只在御使上书弹劾这个过程,尤其像周昂这种身份地位极高的人物,皇帝不下令启动调查程序,那也就是御使们天天耍嘴皮子的事。

    不过下一刻周昂的话却是令整个朝堂都炸了锅。

    只见周昂对着景安帝微微躬身,而后站直了身子,却是看向了满朝文武。

    “左都御史秦大人的弹劾不用调查了,他弹劾的那些内容,本官都认了”周昂目视众人,一句话便语出惊人。

    历来御使弹劾,还从未有主动招认的,而周昂不仅不解释,反倒干脆的当着满朝文武,就在这朝会之上就承认了。

    顷刻间皇极殿中乱哄哄一片,便是这些混迹官场几十年,一个个城府极深的当朝大员,此刻也难以平静。

    御阶之上,景安帝手扶着龙椅,一时间连他都感觉琢磨不透周昂了。

    “咳咳”景安帝到底是当朝天子,只是刹那便神色如常,而后感觉很寻常的咳了两声。

    听到景安帝的咳嗽声,龙椅旁的太监终于回过神来,他上前一步,拂尘一挥大声喊道“肃静”

    下一刻皇极殿中总算安静下来,不过此时没人注意到,就在大殿中乱哄哄的时候,一个角落里的小太监悄悄的溜出了皇极殿。

    小太监出了皇极殿,立刻一路小跑的到了皇极殿一侧。

    此刻在那白玉栏杆前,一个身着蟒袍,年约五十出头,面白无须的阴柔男子,正手扶着栏杆眺望远处。

    “公公开始了,不过那兴建伯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就认了,此刻朝堂之上已经乱成一锅粥了。”小太监一路疾跑,有些气喘吁吁的对那蟒袍太监说道。

    而这身着蟒袍之人,正是司礼监掌印太监曹吉安。

    今日这朝会注定万众瞩目,皇极殿中不仅朝中大员悉数到场,就连太傅和太尉两个久不上朝的吉祥物也来了。

    而皇极殿的外门,曹吉安这位有着内相之称的大太监,竟也时刻关注着殿中动向。

    “知道了,有什么动向立刻来报,你们几个也进去听着,咱家要第一时间知道里面的情况。”曹吉安双目微微一凝,而后对着身后几人吩咐道。

    他神情没什么变化,不过目光明显比先前凝重了一些,原本轻拂在白玉栏杆上的手,变成了握住栏杆。

    皇极殿中,所有人的目光都看着周昂,包括景安帝和太子,这些人都在等着他继续说下去。

    周昂当众认了弹劾,自然也是有后文的,只见他也从袖中取出一份奏折,而后举过头顶说道“今日左都御史即便不提此事,原本臣也是想说的。在臣看来,郭北县的情况可绝非个例,而是如今大宁朝普遍存在的情况。眼下无数的村庄消失,小的县城人口大量流失,那些士绅大户也从数年前开始就转移财产,县城的去了州府,州府的去了道城,最为富有的则搬到了京都。而今天下看似繁荣,实则百姓举步维艰”

    “小县城的百姓没了生路便纷纷涌向大城,然而那些地方早被士绅大户把持,百姓们只能艰难度日。可另一边,原本的村庄县城土地荒芜,千里之地荒无人烟,长此以往社稷危矣所以,臣在郭北县做了一个实验,那便是进行土地改革,而效果如今已是有目共睹。臣特意写了这个折子,希望陛下恩准,将那些超过三年没有耕种的土地收归朝廷,而后重新丈量分配,以安置流民”周昂一口气说了许多,而更多的则被他写在了折子里。

    周昂几乎每说一段,便有一个小太监跑出皇极殿,这些话全部原原本本的落在了曹吉安耳中。

    当周昂把这些话抛出,一时间满朝文武竟然忘记了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