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是知道要争斗,就要随时做好准备,掌握了货物出产的时间和用途,就了解了货物,时与“用”两者的规律一旦形成,各种货物的情况就可以掌握而且看得非常清楚。
第二策价格调控论
原文夫粜,二十病农,九十病末。末病则财不出,农病则草不辟矣。上不过八十,下不减三十,则农末俱利,平粜齐物,关市不乏,治国之道也。
这段话的意思是售粮的价格,每斗二十钱,农民的利益就要受到损害;每斗九十钱,商人就要受损失。
商人受损失,钱财就不能流通到社会;农民受损害,田地就要荒芜。粮价每斗价格最高不超过八十钱,最低不少于三十钱,那么农民和商人都能得利。粮食平价出售,并平抑调整其他物价,关卡税收和市场供应都不缺乏,这是治国之道。
第三策实物价值论
原文积著之理,务完物,无息币。
意思是积贮货物,应当务求货物的完好牢靠,不要使用需要支付利息的钱。
第四策贸易时机论
原文以物相贸易,腐败而食之货勿留,无敢居贵。
意思是买卖货物,凡属容易腐败和腐蚀的物品不要久藏,切忌冒险囤居以求高价。
第五策价值判断论
原文论其有馀不足,则知贵贱。
释义研究商品过剩或短缺的情况,就会懂得物价涨跌的道理。
第六策物极必反论
原文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
意思是物价贵到极点,就会返归于贱;物价贱到极点,就要返归于贵。
第七策资金周转论
原文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财币欲其行如流水。
意思是当货物贵到极点时,就要及时卖出,视同粪土;当货物贱到极点时,要及时购进,视同珠宝。货物钱币的流通周转要如同流水那样
而凌皓费尽心思营造的武川镇已经从根本上动摇了役学镇的原有地位,役学镇的既得利益被触犯,这些客商之所以会去武川镇里闹也就很正常了。
何况这还是个“士农工商”横行无忌的世界,商人的地位本就很低,现在武川镇居然以这种压倒性优势将役学镇狠狠踩在脚下,身为“幕后董事会”的洛邑学宫也看不下去了,遂派出人马与武川镇的主要人物接洽,好好“商谈”一番。
原本还以为武川镇的营造只是想要来分一杯羹,没想到武川镇居然是想要通过这种手段把役学镇逐步挤垮,这无疑是在拆洛邑学宫的台子嘛,听说营建武川镇的人名叫王猛,是个平平无奇的少年郎。
洛邑学宫便想着派几个能言善辩的学士杀一杀他的锐气。
士农工商的概念,是管子小匡中对古代四种民众的总称,古代所谓四民,经指读书人、从农的、百工、经商的。
据管子小匡记载“士农工商四民者,国之石柱石民也。”淮南子齐俗训“是以人不兼官,官不兼事,士农工商,乡别州异,是故农与农言力,士与士言行,工与工言巧,商与商言数。”
有人说,士农工商是古人按着为社会贡献大小的顺序来排列的,其实并非如此。
士农工商,不是指地位高低,而是治理一个国家的四个方面,又指轻重缓急。
天下读书人安顿了,然后农民也就安顿了,士人就是为了统一思想,为百姓说话,这样天下自然安定了
“要不,咱们去看看热闹吧”韩翎用手肘捅了捅姬青的胸口。
“不去,晚间我还得回去说书呢,这种事情咱们还是少掺和的好,再说了,现在我的当务之急是要赶紧突破到地锁二重,没看凌府里一个丫头现在都地锁五重了我要是再不加把劲儿,以后指不定连小妾武学实力都比我强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