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过得飞快。
    秋去冬来,  花谢花开,  转眼又是两年过去了。
    怀安府逐渐恢复往日生机,  今天秋天又是一个大丰收。
    顾曦、顾晔、已经让顾恒送去清河书院进学。
    周瑾、周瑜、一边埋头苦读,  一边努力赚学费,  或是帮人算账,或是帮人写书信,  又或者去书铺抄书,自从他们考中秀才,便没有再让舅舅资助。
    他们觉得自己已经是大人了,应当学会承担责任,  舅舅给了他们一个好的开端,  接下来的路还需要他们自己走。
    顾恒对于这点比较赞同,  只让他们有事别客气。
    知道赚钱养家是好事,但也要量力而行,否则耽误了学院的功课岂不是得不偿失。
    周瑾、周瑜心中感动,连忙保证不会耽误正事,  他们心里很清楚自己最终的目的是什么。
    至于李二丫
    江婉蓉最近正发愁呢,  李二丫已经年满十五是时候可以找婆家,  但是,  附近这十里八村的人家,说句实话,  江婉蓉看不上眼,  年龄合适的家里条件不好,  条件好的品性不好,  品性好的家里肯定有难缠的婆婆或小姑,再不然还有难缠的嫂嫂,总之,江婉蓉挑来选去都没有选出中意的
    镇上也有几户人家提亲,不过,问题和村里差不多,江婉蓉派人打探了一下,镇上那几户人家条件好的有小妾,兄弟多的嫂子难缠,独生子吧,婆婆肯定会催着生孩子,反正全都不合适。
    江婉蓉心里发愁,如今给侄女选夫都这样困难,等到女儿长大了又该怎么办啊,连忙不敢继续想下去了,女儿嫁人还有十几年呢,到时候看情况再说吧。
    顾恒走进屋,瞧见妻子愁眉苦脸,好笑道“还没找到合适的”
    江婉蓉叹气“哪有那么容易。”
    二丫也是她看着长大的,不找一户好人家,她又岂能放得下心,但是,想找那种婆婆慈和兄嫂和睦的人家简直困难重重。
    顾恒看向花名册,指着一个名字道“他如何”
    江婉蓉蹙眉“他”
    顾恒道“父母双亡,有车有房,二丫嫁过去正好,不用伺候公公婆婆。”
    车是马车,房是二进院子,这样的条件已经算是很不错了。
    江婉蓉一脸纠结“他有四个弟妹需要照看。”
    长嫂难为,二丫要是嫁过去,不仅要伺候丈夫,还要伺候他的弟弟妹妹,这日子想想就难受。
    顾恒笑道“四娃说他性格不错,若非父母意外亡故,如今说不准已是秀才,他能从书院退学,安心回家照顾弟妹品性肯定没问题,二丫嫁给她,背后有四娃五娃撑腰,日子差不了。”
    结亲乃两姓之好,古代盲婚哑嫁的,哪有十全十美的事。
    并且,顾恒心里认为女子嫁得好不好,日子过得如何,其实最主要的问题,还是要看娘家够不够强。
    江婉蓉思索了一阵“我再打听看看。”
    顾恒点头,事情交给婉容她放心。
    只是,过了一阵。
    江婉蓉突然说道“晴儿将来长大了,她找婆家”
    话还没有说完,顾恒脸色已经黑了,他还从来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他家白白嫩嫩的小闺女,居然要嫁给臭男人。
    顾恒只觉得一道晴天霹雳砸在他头上。
    “我女儿不嫁”
    江婉蓉嗔他一眼“女儿岂能不嫁人,留给外面人说嘴不成。”
    “我女儿就是不嫁。”顾恒气急败坏,说嘴就说嘴又不会少块肉。
    江婉蓉心里好笑,瞪他一眼道“女儿要是不嫁人,你看她将来怪不怪你。”
    都说女生外向,留来留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