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7章 真是大才(第1/2页)  大唐之极品皇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李恪本想多观察一番,看他是否真的有才,再决定是否相交。

    见此刻青年邀他一起饮酒,也不好拒绝,便带着柴哲威和青年坐到了一起。

    青年给李恪和柴哲威面前的大碗斟满酒,然后,说了句“请”就自行一饮而尽。

    柴哲威哪见过如此狂妄之辈,便要起身指责他,被李恪及时按住。

    李恪也说了声“请”,端起酒碗一口喝干,柴哲威亦起了豪情,饮尽了碗里的酒。

    如此,三人饮了九碗方才作罢。

    青年看李恪两人饮酒干脆,喝了九碗仍不见醉意,心中对两人顿生好感。

    其实,刚才他见身着不凡,掌柜的对两人也是点头哈腰,心里本就不愤,再看两人还不时的打量自己,便有心叫两人过来饮酒,想让他俩出丑,没想到两人也非泛泛之辈。

    虽然李恪和柴哲威年纪虽小,但经常吃喝玩乐练就了一份好酒量,倒让他对两人刮目相看。

    酒逢知己千杯少,他忍不住自我介绍道“在下马周,不知道两位尊姓大名”

    马周如此自先介绍自己,已经不在因为两人的年纪小而就轻视两人。

    李恪听到“马周”两字,心里一阵激动,不会是历史上的那个名臣马周吧

    如果是,看他今天的穿着,估计刚到长安不久,还没有像历史上所说,做了何常的门客。

    要是这样,就不能放过他。

    如果不是,权当交一朋友,也无甚大碍,略一沉吟,便如实对马周道“在下李恪,这是我三弟柴哲威。”

    马周一听李恪的名字,也是一震,他没想到这个年轻的少年就是大唐的汉王,隋炀帝的外孙,当今的三皇子李恪。

    而他身边的这个少年则是大唐驸马柴绍的个子,难怪掌柜的对二人异常恭敬。

    但他也稍惊愕便已回过神来,起身要给李恪行礼,被李恪制止道“马兄,此事不必声张,你也无需在此地拘泥于礼数。

    既然相见就是缘分,我们就知己相称,不醉不归。”

    马周不是笨人,知道李恪不愿意身份暴露,见他如此说,也就不在执意虚礼,道“既然如此,臣就失礼了。”

    李恪看他刚才在知道自己身份后淡定的表现,确信他就是历史上的名臣马周。

    因为,有意想与他结交,说话也开始亲热起来。

    马周见李恪虽是王爷,不摆架子,待人随和。

    他自己说话便也不再拘束。

    跟马周的闲聊中李恪知道,马周确实如历史上所述,有着一段曲折却又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生经历,他出生在一个世代贫寒的农民家庭,幼时父母双亡,孤苦伶仃,然而,他十分好学,胸藏济世之才,只是他生性豪放,还有些怪异,因此被周围的人所不理解。

    他先是在博州因刺史达奚恕所出任州助教之职,因“日饮醇酎,不以讲授为事”而被达奚恕斥责,一怒离开博州。

    离开博州,马周先到曹州今山东菏泽晃了一圈,跟着又到了汴州今河南开封,在汴州浚仪县,担任浚仪县令的崔贤就曾狠狠地侮辱过他。

    后来马周到了密州,遇到了人生中的第一个贵人赵仁本。

    赵仁本是个有钱的主儿,他见马周才华出众,不知是出自慈善的考虑,还是出于投资的意图,总之他资助了马周一大笔钱财,帮助马周西入关中,到京城长安谋取仕途。

    只是,历史上的马周,贞观元年627年的时候还在博州,而李恪眼前的马周,还没有到贞观元年,则已经来到了长安,比历史上的时间早了两年,或许这就是天意吧。

    随着话题的深入,李恪和马周谈论的内容越发广阔,对彼此也越发的尊敬。

    不知不觉一个时辰悄然而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