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60 剧本初写(为爱的战士王尔德加更1/7)(第2/3页)  我女儿想当明星怎么办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就是秘密啦,等你该知道的时候就知道了我先撤了做个好梦”

    苏清雪一个闪身,躲开苏夜,像条美丽的白狐一般,瞬间消失不见。

    “二十来岁了怎么还是这么不稳当”

    苏夜宠溺而又无奈地摇摇头,将目光看向高曦瑶。

    “所以,什么秘密”

    高曦瑶露出职业性假笑“秘密就是秘密”

    几天后,苏夜终于结束度假,回到京城。

    这几天里,他一直在琢磨倩女幽魂的剧本。

    原作虽然被人们奉为经典,但是毕竟时代久远,苏夜合理更改了一些细节,让剧情的起承转合更为融洽。

    这部倩女幽魂的经典程度自不必多说,无论是在当年还是现在,倩女幽魂都是一部相当成功的商业片。

    在人物设定上,聂小倩的楚楚可怜和宁采臣的正直善良,深入人心。

    狂放不羁淳朴善良甚至有些可爱的燕赤霞成为人们心中永恒的最强剑侠形象。其在倩女幽魂前两部中,尤其是在第二部里,起到了极为重要的定心针作用。只要我们看到“兰若寺”,只要看到燕赤霞,似乎一切艰难险阻就自然消散于无,就跟无论在什么僵尸片里,只要看到英叔,一切恐惧自然烟消云散一样。

    除了燕赤霞,大反派树妖姥姥,成为了一代人的噩梦。当年那个说话一会男一会女的姥姥,吐出来让人恶心反胃的舌头,都给人留下了极深的童年阴影。

    听说后来有电视剧把燕赤霞和姥姥拍成一对了

    三观崩塌

    除了人设,最经典的,还是黄霑大师的配乐。

    宁采臣出场时,突然的一声“dengengeng”,至今想起,仍觉意味十足。

    小倩出场时,那一声“啊啊”,立刻有一种凄楚荒凉之感涌上心头。

    当然要说最经典,听了最让人热血澎湃的,当属燕赤霞提剑而上时的那段大侠燕赤霞bg,每每听之,只觉浩气凛然,侠义无双。

    黄霑之后,再无江湖

    其他如服装设计,特效场景,堪称一绝。

    姥姥的诸多妖术,燕赤霞的剑招徐克用他天马行空的想象力,留下了无数经典画面。

    犹记得当年还很小,看倩女幽魂时,每次听到燕赤霞念“般若波若密”,总会听成“波多野”

    咳咳

    不知有没有人想过,为什么燕赤霞这样一个道家剑侠会隐居在兰若寺,法术也有“天地无极乾坤借法”这样的道家法术,也有“般若波罗蜜”这样的佛家心经。

    狗作者搜了好多资料。有人说是因为佛教进入国内后被道教吸收,心经也成为了道教的重要典籍之一;有人说咱中国人的宗教观很宽容,儒释道三家早就混杂在一起了,甚至明清以来,三教九流都在注释金刚经;有人则说就是导演瞎拍的,没必要寻根问底。

    到底怎么样,确实不得而知。但苏夜在平行世界抄这部电影,总不能让别人把自己问住,所以他选了一个听起来很合理的解释。

    在电影中,宁采臣代表的是儒家。儒家讲不食嗟来之食,高风亮节。开头宁采臣穷困潦倒,收账被人欺负,馒头硬得砸碎石头,可即便这样,却不吃那杀人剑客扔给他的馒头。只是开头的几分钟内,便树立了一种典型儒家形象,凸显出宁采臣的高大气节。

    虽然开头看着宁采臣相当之窝囊,但此时有多窝囊,后面宁采臣得知真相,誓死也要救下小倩的行为就有多高尚

    燕赤霞代表的则是佛道,住在兰若寺的道士,兼具避世和救世两种情怀。

    所以也可以这么解释,当身为道士的燕赤霞发现天下大乱无药可救时,终于醒悟自己不过苦海一孤舟,与其做无用功,不如隐居寺庙,当一个不问世事的和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