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83章李存孝(第3/4页)  贞观俗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奴仆之意,并不算是儿子,只有那种记入祖谱的继子才算是真正的儿子。</p>

    “你小子,好吧,我就收下你这个干儿子了,以后你就跟着老马头阿黄,学学如何喂马赶车这些。”</p>

    阿黄对这机灵的小子倒也挺喜欢的,“三郎收个义子,我就收个徒弟。”</p>

    汤饼煮好,一群饥民狼吞虎咽,李存孝更是连吃了三大碗,那个瘪瘪的肚子都吃的溜圆起来。</p>

    “三郎打算怎么办?”魏征指着那群饥民。</p>

    秦琅叹口气,“我能做的也就是给他们一顿饭吃了,至于其它,我暂时也鞭长莫及了。救济灾民,安抚百姓,这应当是地方官员们的责任。”</p>

    “地方官就是没法子了,才会有这么多饥民游荡在外的。”魏征道。</p>

    “那你有没有什么好法子呢?”秦琅问。</p>

    “我这里倒是有个临时的安置办法,我听说三郎你手里可是有不少田地,足足两万亩,遍及关内关外?”</p>

    “你消息倒是灵通,确实如此,不过有八千亩是长乐郡主的永业田,我只是代管。”</p>

    “反正早晚都是你的,我有个提议,你可以派人去联系下你在洛阳附近的庄园,然后看能不能把这些饥民安置到那里去,让他们干点活,能混口饭吃,暂时撑过这饥荒,也算是做了件大好事。”</p>

    “这倒也是一个办法,试试看吧。”</p>

    这些饥民刚才问过,多数其实都是附近百姓,是登记在州县户籍上的课户,现在灾荒之时,地方顾不过来,只能任他们出来就食讨饭,但是等灾情过后,他们还是得回到原籍的。所以秦琅的田庄上,也不可能真正收留他们,于朝廷律法不合。</p>

    当然如果仅是暂时收容也是可以的,只是会有些风险,得防别的饥民也都趁机涌过去,到时就麻烦了。</p>

    现在这种时候,其实就算秦琅的庄园,估计也没有什么事可做,毕竟霜旱连连,人过去了也只能是去接济点粥。</p>

    饥民们听闻了秦琅的打算后,面露高兴之色,但有人见秦琅收下了李突厥留在队伍后,也把孩子送了过来。</p>

    “贵人就请收下这个孩子吧,可怜可怜他,给他口饭吃就行,他什么都能干。”</p>

    一个憔悴的妇人把一个七八岁的男孩推到秦琅面前,让他跪下磕头请求收留。虽然秦琅说会安排他们去洛阳的庄园,但这个家庭里有好几个孩子,半大的孩子吃穷老子,如今这种饥荒之时,更是要命。</p>

    谁也不知道明天等待他们的是什么,但如果能跟着这个大商队,或许这孩子就能在这饥荒中活下来。</p>

    又有几个男人妇人把孩子送来,多是些八九岁,十一二岁的少年,也有几个把丫头领来说要送的,其实就是卖,想换一二斗粮食充饥。</p>

    过去秦琅只在史书上见过卖儿卖女,易子而食这些,可真正看到父母把儿女送掉甚至是卖掉时,他很受冲击。</p>

    他想起后世之时自己对独生女儿的百般宝贝宠爱,真是心肝宝贝,可如今这些孩子却如此可怜。</p>

    不能说他们的父母心狠,父母也是希望他们能够活下来。</p>

    人命如草芥,秦琅突然想到这句话。</p>

    “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