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后来红线在战场上偶遇到瓦岗大将罗士信,两人年纪相当,罗士信的勇悍大胆博得了红线公主的喜爱,最终夏国公主居然被瓦岗大将罗士信拐的私奔出走。</p>
因为这事,苏定方曾经痛苦过很长一段时间,也极恨过罗士信。</p>
后来夏国与唐军作战时,苏定方也在战场上找过罗士信交手,欲亲手斩杀此人,可两人不分胜负。</p>
后来罗士信战死洺水消息传来时,他还曾一度十分失落。</p>
当他后来在洺水意外遇到了线娘时,发现她居然带着个年幼的孩子。当年红线私奔投罗士信,离开了河北。后来瓦岗兵败,罗士信带着红线先是投了王世充,后来又弃王世充投唐。</p>
很快,李唐与王世充决战中原,窦建德挥兵南下救援,唐夏郑三国大战,罗士信做为唐将也开始与夏军交战,窦红线夹在中间很痛苦。不久窦建德兵败被俘入长安斩首,窦红线悲痛之下离开了长安。</p>
刘黑闼等起兵反唐,罗士信随李世民入河北征讨,最终罗士信战死洺水。</p>
罗士信不知道的是,窦红线离开他时,恰好刚有了身孕,他战死洺水不久,他的遗腹子出生。</p>
红线带着刚出生不久的孩子赶到洺水,却连罗士信最后一面也没能见到。</p>
后来当地人建起了猛将庙纪念罗士信,窦红线便带着孩子从此长留此地。苏定方后来偶然在此遇到红线,也便迁来此地隐居,他一面照顾红线一面教导着那孩子。</p>
一晃也已经三年了。</p>
·······</p>
猛将庙前堂。</p>
进入庙门,前殿设有财神堂,左右两边是如来、观音、善财、龙女等,正殿则是猛将罗士信,身披铠甲,手执马槊,背弓负箭,威武不凡,两侧是十八尊罗汉。</p>
“三郎,当地百姓祭祀罗将军,称为他‘天曹司上天王’。”</p>
秦琅看着这尊泥胎雕像,这位是秦琼曾经最亲密的战友,隋末时,秦琼与罗士信并为张须陀的左右先锋,无数次搭档冲锋陷阵,后来一起转投到裴仁基麾下,再随裴仁基投瓦岗,再到后来被迫归附王世充,再到弃郑归唐。</p>
归唐之后,罗士信被封为郯国公,绛州总管,秦琼则是秦王府马军总管,后来封翼国公。</p>
论勇悍,罗士信甚至在秦琼之上。</p>
他在洺水城战死时,才二十三岁。</p>
秦琅在神像前跪下。</p>
“叔父,怀良前来拜祭,我阿耶在长安时常怀念你。”</p>
秦琅磕头。</p>
猛将堂罗士信的塑像后,太平郎悄悄探出脑袋打量着这个跪拜自己父亲神像的人。</p>
听到他称父亲为叔父时,他更感好奇。</p>
“罗叔,这是侄儿酿造的国公酒,特捎来请罗叔喝。”</p>
“这是我刚才在外面买的一些猪耳朵,我以前常听我阿耶说罗叔当年在张帅麾下为执衣,想要上战场,结果被人嘲讽年少个矮,当时罗叔才十四岁,听后不服气的身披三层铠甲,跳上战马执枪冲入贼阵,连数杀贼,并割下贼耳吃掉,回来时颈上挂了一串贼耳,震惊众人,从此张帅不顾众议,让叔父披甲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