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年初时,武德天子就来了这么一次,只是当时考试比较简单,要求起码会背诵一经。对于他们这些大寺比较宽容,没有强求,主要是对那些小寺小庙。</p>
道贺提出想要认购一千贯债券。</p>
“不好意思,朝廷发行的一百万贯债券,已经全部认购完成了,暂时还没有再发新债的打算,不过谢谢住持的好意。”</p>
秦琅也不跟他们东拉西拉,镇抚司调了金吾卫在外面围住寺庙,然后他让雍州长安县的不良人入寺请出寺中的所有僧人、净人等。</p>
“就由本官亲自主持考试,由张镇抚使监考!”</p>
对于考试,不过是走过场。</p>
所有僧人要求自报身份,出生地在哪,俗家父母叫什么名,在哪出的家,学习什么经书,寺中担任何职等等,一一要求登记。</p>
登记过后,让他们选一本经书背诵,只要能背诵起码两卷的就算通过,然后由转运司颁给度牒,当然,要给钱。</p>
大总持寺的僧人不少。</p>
倒是大多数人都通过了考试,但也有一些年岁小,或是本来从事一些杂役的僧人,难以完成考试,背不出两卷经。</p>
一牒三百贯!</p>
秦琅向道岳和尚拿出一箱度牒,其实也就是些事先准备好的空名度牒,现在填上僧人们的姓名就好。</p>
一手交钱,一手交牒。</p>
道贺等和尚们都愣住了,还有这样的操作?</p>
“对于这些没有通过考试的僧人,按朝廷诏令,是得命令还俗归家的。”张亮在一边唱黑脸。</p>
道岳忙说请求通融。</p>
“大总持寺名扬天下,也需要一些洒扫僧人等,本官也能理解,不过今后还是要加强对功课的努力,这一次呢,本使就给予通融,但是·······”</p>
张亮在旁边补充,对这些没通过的僧人,一张度牒五百贯。</p>
一群和尚们也不免肉疼了。</p>
通过考试的要三百,没通过的要五百。</p>
这大总持寺里,大小和尚们加起来有数百人之多,就算大总持寺有钱,可也不舍得这样出啊。</p>
可张亮却冷笑着道,“一个时辰之后,未取得度牒的人,镇抚司将统统驱赶出寺,强令还俗,若抗拒不从,捕拿流放岭南屯田!”</p>
一僧一牒,不可转让。</p>
死后做废。</p>
以后要剃度和尚,也须向转运司申请,要通过了考试后才能获取度牒,依然还是要交钱。</p>
和尚们称没这么多钱。</p>
张亮立即不客气的道,“谁人不知道你们大总持寺有钱?光是田地就不下三千顷,若无钱,可拿田来抵换!”</p>
大总持寺没钱是不可能的,他们不光有几千顷地,还经营着长安最大的质库,搞抵押借贷,利润丰厚,更别说还接受捐献贡奉。</p>
秦琅好整以暇。</p>
今天他来了,不可能不收钱就走。</p>
道岳等和尚们一个个焦虑不安。</p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