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92章仁慈的地主(第3/4页)  贞观俗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家里条件不好的,在这农忙时节,带着把镰刀出来找活计,他们有时能忙上半个月,一天也不停歇,除非下雨。</p>

    忙碌的半个月,是辛苦的,但也能赚一点钱粮,带回家中给妻儿们。</p>

    “你家哪的?”</p>

    “洛源的。”</p>

    洛源,自然就是洛水之源,这是在白于山下,北面翻过白于山就是盐州了,洛源属庆州,虽在关中之内,但其实算不得真正的关中人,那边是没有平原,只有连绵不断的山和戈壁。</p>

    再加之北面到现在都有梁师都割据称霸,所以当地百姓更苦。</p>

    小黑家条件也很差,他家没有自己的田地,父亲是地主家的长工,他打小就给地主放羊。</p>

    “俺们那地方田少,所以每到麦收时节,我们都跑到关中来做麦客。”</p>

    别看小黑年纪不大,但做麦客已经有好几年的经历了。</p>

    “我看你做事这么勤快卖力,你愿意留在我庄子上做事不?”秦琅问。对于那些努力肯干,还知感恩的人,他都愿意拉一把,毕竟这样的人难得。</p>

    小黑有些惊讶。</p>

    “留下来,做啥?”</p>

    “做啥都行,你看我这庄子不小,最缺人手,你要留下来,能做的事也多,但不管做啥,只要你肯干努力,我也不会亏待你。”</p>

    这个时代土地对百姓的控制能力太强,朝廷把百姓死死的绑在土地上,很难流动,也不许流动。</p>

    这种情况,对于秦琅这样的新兴贵族来说,其实不是啥好事,因为这意味着他就算有许多生财之道,可发展起来却缺人手。</p>

    虽然秦琼今年给他买来上上千北地奴隶,可这些人也就适合干点粗活。</p>

    小黑没料到几滴眼泪,居然还换得如此机遇,当下就放下碗,直接对着秦琅磕头。</p>

    秦琅赶紧扶起他。</p>

    “当不得这样大礼,你来给我做事,我还得感谢你呢。老王,这兄弟我就交给你了,不要亏待了人家。”</p>

    老王笑着应下了。</p>

    午饭过后,继续收粮。</p>

    连续几天的争抢时间,秦家三原的麦子总算都入仓了。</p>

    佃户们今年也都很积极,抢收过后,便赶紧把这新麦送来庄上交租。</p>

    此时的佃租还是很重的,唐代地主们与佃户一般都会立下佃租契约,对于租子,最主要的还是分成,其中主流是约归各半,就是五成佃租。也有一些地主的佃租更高的。当然也有定额佃租,就是直接定好的租额,比如每亩佃租粟一石或是多少。</p>

    比如官府给官员的职田,其实就是交给地方的百姓佃种收租,按田地肥瘦佃租为二斗到六斗一亩,但是除了租粮外,佃户们还得交田草,甚至还得自己把粮食运到城中衙门,或是折交脚钱,这两部份的负担其实很高。</p>

    当然,此时还有一些地主会包佃,即把田包给二地主,由他们再分包给百姓,并负责收租等。</p>

    秦琅庄子与佃户的租约,其实是前任地主订的,秦琅接收庄园田地后,也只能继续维持与佃户们的租约。</p>

    佃租是约定分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