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82章一锤定音(第2/3页)  贞观俗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河套以内,西起灵州东到幽州,安置在几千里长城内外,并且尊重和保留他们的风俗习惯,保留他们的部落,让他们的首领依然统领自己的部落,依然放牧生活等。</p>

    要靠海纳百川的宽大胸怀包容他们,解除他们的戒心,让他们全身心投入大唐的怀抱中来。</p>

    还说这样的方式,是成本最低,也有历史成功可鉴的。</p>

    温彦博甚至提出,要把三万户左右的胡人,安置到长安周边来,两万户安置到洛阳周边,一万户安排到太原周边,一万户安置到幽州,一万户安置到营州·······</p>

    他甚至建议,朝廷的丰胜顺化四州,干脆都授封突厥贵族为都督刺史等。</p>

    “温令公等人想的过于简单了,这虽是成本最低的安置办法,但不出十年,必生内乱。”秦琼当着儿子的面,也忍不住喷起了温彦博,虽说河东温家三杰名满天下。</p>

    三兄弟在武德和贞观朝,都进入中枢。</p>

    可他们还是过于书生气了。</p>

    处处只想到少花钱,想着简单不折腾,却不成想,这种方法,那真是危险至极。三万户突厥人安排到长安边上,这等于将一把刀时刻抵在喉咙上啊。</p>

    至于房玄龄他们的汉化归附之法,则过于理想了些,要让无数归附的突厥人、杂胡们弃游牧而改耕种,将他们全打散到一个个州县里去分田种地,先不说哪来这么多地分。</p>

    就算有地分,也不会有胡人愿意的,他们本就不会种地,他们习惯了游牧生活,更别说那些首领贵族们更不愿意了。</p>

    相较之下。</p>

    秦琼觉得现在秦琅跟皇帝折中出来的那个方案,还要好些。</p>

    秦琅摇头,“还是留有许多隐患的。”</p>

    “不能急,这就跟打仗一样,有的时候,我们不能贪功于一役,只要有耐心,目标明确,他们积许多小胜也一样能成为一场大胜的。”</p>

    “你还是急进了一些,倒是陛下此法更好,此次安置内附诸部为例,那么将来其它胡部蛮夷,也就能心安了。”</p>

    不管怎么说,安北大都护法算是保全了,没有沦为羁縻区。</p>

    六个正州也保全了,虽然也保留了二十四个羁縻州,可结果还行。</p>

    李世民在两仪殿廷议时抛出了这个方案,一锤定音。</p>

    可谓是惊掉了一众宰相们的下巴,之前三派争论不休,始终没有个结果。</p>

    大家都在想着让皇帝接受他们的方案,谁能想到争论许久,最后皇帝却抛出了个全新的方案呢?</p>

    有羁縻,但也有汉化,也有防范。</p>

    总体来说,这还是一个羁縻政策。</p>

    可主张羁縻的温彦博很不满意,这算什么羁縻嘛,根本不彻底,这还是不相信突厥大兄弟们啊,你们怎么能这样不相信别人呢。</p>

    房玄龄也觉得不太好,根本汉化的不彻底呀,就应当把这些突厥人分成一个个小部落,拆散安置到北方各个州县去,让他们改汉姓学汉话,耕田种地。</p>

    魏征就更不满了。</p>

    可李世民既然拍板了,就不容置疑的。</p>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