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秦琅本来今天又不想来,结果李世民连续派内侍过来传了三次,非要他前往参与不可,还说今天不但所有宰相参政们都要参与廷议,另外六部九寺十二卫六军五监一台的长官,都要参加。</p>
连翰林学士院、弘文馆、崇贤馆的学士们,都被特召参与。</p>
这架式,可是最高规格的廷议了。</p>
秦琅来的路上已经猜测到了,估计就是讨论分封的事情了。</p>
廷议一开始,果然如他所料,李世民开门见山的提起了分封之事。</p>
皇帝一开口就提出了他的设想。</p>
皇帝居然不但要分封同宗同姓,居然还要分封异姓功臣,这真是让秦琅十分意外了。</p>
“朕意欲效仿三代,不仅分封近支宗亲,对功勋重臣也要进行分封,以树立榜样,使天下归心。”</p>
秦琅听的目瞪口呆。</p>
好像汉朝以后,就没有真正分封过异姓功臣了吧,汉朝后,甚至宗室分封都已经只是名义上的分封了,并不真正的建国了。</p>
李世民这是要开历史倒车?</p>
秦琅不由想到了李渊。</p>
李渊立国之初,为了争夺天下人心,可是相当大方的,各种爵位、勋官、散官不要钱似的分封赏赐,甚至大量赐姓。</p>
对于自家人更没的说,刚一继位,便广封宗室以威天下。经过多次分封,当时宗室中皇从弟、子侄甚至是孩童者皆得以封王。</p>
甚至还封了不少当时带地盘兵马归附的割据反王,如吴王杜伏威、燕王罗艺等等。</p>
不过细说起来,李渊的大方,其实也都是虚的。</p>
各种公侯爵位虽给的大方,可都只是虚封食邑,并没有实封的实邑户数丁口,散官勋官也没有俸禄。</p>
封爵别说没食邑,连块封地都没有,也不能建国开府,别说裂土封茅开疆,开国治民统兵这些,连点经济特权都没有,还想要其它?</p>
到了武德九年,李世民兵变上台。</p>
因为当时宗室们多数是站在太子那一边,对他没啥功劳,于是乎李世民很不客气的对宗室痛下杀手,一句朕理天下,本为百姓,非欲劳百姓以养已亲为由,把这些大大小小的几十个宗室诸王,全都贬降了。</p>
有功劳的孝恭、淮通、道宗六王保留了郡王爵位,而其它一些功小点的保留县公爵位,至于没什么功劳的,则一律全都罢除爵位,只给了散阶。</p>
对于玄武门之变有功的王府旧部,倒是大肆封赏。</p>
不仅给了国公郡公等爵位,授以要职,还给出了实实在在的实封食邑,从一千多到几百户,也是封了几十个的。</p>
“朕端拱无为,四夷威服,岂朕一人之所致?实赖诸公之力耳!”</p>
满朝紫绯,倒多是一头雾水者。</p>
当年皇帝初继位,把太上皇分封的那些宗室贬降,倒也事出有因,如今重提分封,也是因太上皇和皇帝诸子也渐年长,提前做好准备,也是理所当然。</p>
可为啥还要分封异姓功臣?</p>
这个分封,到底打算怎么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