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一章 哥白尼与日心说 上(第2/3页)  江湖轶事收集系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呃,呃,好。”要不是下面坐的不是李家少家主的话,常威现在已经把醒木都甩过去了。

    “红尘波浪两茫茫,忍辱柔和是妙方。

    人为贪财身先丧,鸟为夺食命早亡。

    任你奸猾多取巧,难免荒郊土内藏”

    定场诗说罢,常威羞的脸都快红了,自己干这行几十年了,还是第一次讲一个故事说两个定场诗的,说出去都让人笑话,唉,谁叫势比人强呐。

    稍微整理了一下心情,常威又恢复了职业说书人的姿态,缓缓开口,将这个故事讲出。

    故事发生的时间不远,就在大夏历三百二十三年,也就是距今一百三十四年前,当时是先皇周顺帝当朝,周顺帝文治武功,当时的天下的是安民乐道,四海升平。

    在台州府天台县永宁村。住着一家儿三口,这家的丈夫叫张茂才,娶妻王氏,这两口子是老来得子,疼爱的都不行了。

    这小孩叫张玉材,从小就聪慧异常,区区两三岁就能言古今,会写诗文,周围的人都说这小孩以后准能考个状元。

    果不其然,此子年方十四岁,便一路高中榜首,最后殿试时,就民生问题写出一篇社论,更是看的周顺帝龙颜大悦,竟然在殿前拍手叫好,称其有能让大夏大兴之才,钦点为头勾的状元。

    一时间,张家是风光无限,每天前来攀关系的人,差点连门槛都踩平了。

    可惜,好景不长,宫里的任命还没下来,这张玉材竟然跟着一个不知从哪来的老头走了。

    当时张家正在举行一个宴会,那老头不请自来,虽然没有邀请函,但是那种场合,来者皆是客,大家也没多想,就放他进来了。

    谁知那老头进门之后,也没有入席,也没有敬酒,径直就走到了张玉材的面前,对他说了八句话,据说那平日里少年老成的张玉材,刚听完第一句,便手抖如筛糠,待的八句话说完,张玉材直接脸色惨白一片,整个人都直接坐到了地上,惊得四周宾客皆骇然。

    至于那老头具体说了什么,已经得不到考证了,只得听后来有人传言,好像是用“以”字开头的八句话,对仗工整。

    那老头说完这几句话后,又伏身在张玉材的耳边低声耳语了几句,然后就转身出了门,站在门外看着张玉材,而张玉材呐,坐地上发神,家里人都认为他是被那老头吓到了,一边埋怨下人,一边将他扶了起来。

    谁知张玉材起身之后,整个人就像中了邪一样,嘴里嚷嚷着要跟着那来历不明的老头走,哪怕他的生母王氏以死相逼都没用,他还是坚持要走,最后张父见拗不过他,只得随他心意,放他离去。

    不过在张玉材回房收拾行李的时候,那张茂才,也就是张玉材的生父,才问那老头,姓甚名谁,带张玉材走是为了什么。

    毕竟你要带人家孩子走,人家总得知道你叫什么,干什么的,不然哪个父母能够放心把孩子交给一个不仅来路不明,连名字都不知道的人。

    面对张玉材家里人的询问,那老头只说了自己姓社,而名,却是怎么追问也不说。

    张玉材收拾好行李后,朝着张茂才夫妇深鞠一躬,便跟着那姓社的老头走了。

    这一走,就是声讯全无,而老张家可就倒了霉了,钦定的金科状元跑了,那还得了,这可是欺君的大罪,不过周顺帝也知道,是自己点的状元郎他坚持要走的,而且据说是跟一个姓社的老人带走的,可能是有什么机遇吧,不然也不会放弃这状元的功名,所以他也没有过多的迁怒于张家,仅仅是传圣旨,革去了张玉材的功名,宣布朝廷永不再录用他。

    虽然圣上开恩,没有过多的责罚张家,但是张家老两口本就年纪大了,加上唯一的儿子出走,生死不知,王氏每日以泪洗面,不到半年就哭瞎了双眼,张茂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