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丙字卷 诗酒趁年华 第七节 馆选无波(第2/3页)  数风流人物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嘎吱”一声门响小段氏进来了看看姐姐和铿哥儿大眼瞪小眼也有些奇怪“姐姐铿哥儿怎么了?大喜之事怎么这般情形?”
    段氏这才把情况一说小段氏倒是反应挺快“那肯定得要把大伯那边也要续下来怎么办?当然就是兼祧了让铿哥儿兼祧啊多娶一房不就结了那一房生下的儿子就可以去承袭大伯那边的爵位延续大房香火这边一样啊不过这种兼祧要官府批准而要袭爵的兼祧估计还要麻烦得皇上批准吧?”
    这种事情听说过民间兼祧倒也不少见但是在大周刚立国是倒是比较多毕竟战乱年间嘛但现在就不多见了。
    关键是这种牵扯到袭爵的问题那就更有牵绊了还得要去问一问礼部那边如何操作。
    冯紫英倒是心中霍霍猛跳这要能多娶一房大妇那可就真的是太让人意外了而且这种意外甚至有点儿让人眼花缭乱心花怒放的感觉。
    “母亲这种事情最好还是先写信问一问父亲毕竟咱们从来没有接触过这种事情还是问一问父亲妥当另外儿子再托人去问问礼部那边看看礼部那边以前有没有遇到过过这种情形这还真的是一个新鲜事儿。”
    冯紫英的话让大小段氏都连连点头这不是小事涉及到两房的袭爵和香火延续别承接了大房那边这边却不许了那可就真的成了笑话了。
    *******
    馆选考试就在东阁。
    实际上参加馆选的人数不多。
    照理说二甲三甲进士都可以参加馆选但是实际上三甲进士馆选可能性基本上为零甚至二甲进士五十名以后的可能性都很小除非有某位阁老特别欣赏某人或许还有些机会。
    所以这一科参加馆选的进士数量也只有七十余人其中三甲中参选的也不过寥寥几人估计应该更多地来感受一下氛围吧。
    大周馆选考试比殿试更简单时间只有一个半时辰八百字的策论文章出题也是由礼部会同吏部拟题然后由内阁临时性的确定。
    这一次的考题就显得波澜不惊了论官员德政。
    这一篇文章太过宽泛见仁见智而且也没有一个特定的方向所以大家都可以随意发挥而实际上这留给考选官们的操作余地更大同时也更不易跳出窠臼自由发挥。
    不过冯紫英还是没有按部就班他在对官员德政应当建立一个相对细化的定期核查机制并且要特别注重德政教化的效果和效率。
    当然八百字同时又是这等话题冯紫英本身也清楚自己现在已经是风头人物如果再要折腾弄不好就真的要成众矢之的了所以也就是浅尝辄止留有余地。
    馆选庶吉士对于内部来说意义重大但是对于外界来说却远不及会试和殿试那么热闹喧嚣了。
    沈一贯和方从哲脸色都看不出端倪来当叶向高表明了赞同冯铿试卷入选时他们也只是眼皮子微微动了一动便再没有表示。
    叶向高的理由也很中肯能够提出官员德政教化的细化考核想法哪怕其操作性还需要商议但是这的确提供了一个可供探讨的方向虽然在文理上略逊但是毕竟是二甲第九那么入选也是情理之中。
    六部九卿堂上官们的态度也不一但是连萧大亨、李廷机和郭正域这等人都表明了认可的态度冯紫英馆选通过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甚至在最后连沈一贯都予以了认同。
    可以说冯紫英馆选入选的顺利程度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包括齐永泰和乔应甲也包括一直以为自己是中流砥柱的叶向高。
    所以在得到这个结果冯紫英反而没有欣喜若狂而是独自在家中书房里思考了许久。
    他需要研判这种局面为什么会这样。
    他不确定这样的局面是不是多重因素造成但是他感觉除了永隆帝的态度因素外恐怕朝廷重臣们的态度还是有些微妙的变化了。
    或者说他们也日益意识到了目前困局可能需要一些新的外部因素来尝试找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